■ 于维维
今年2月,金湖县在全省率先开办乡村振兴讲习所。听上去,“讲习所”这个词汇很新鲜,可其实它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24年起,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通过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出一大批农民运动骨干,为革命事业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重提‘讲习所’这个成功经验,既有历史意义,更有现实意义。”金湖县委书记张志勇在今年3月举行的乡村振兴讲习所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新课堂向乡村延伸
初夏时节,阳光热情地洒在美丽的高邮湖上,位于湖畔的金湖县银涂镇湖滨村一派水乡好风光。远远地就看见鲜艳的国旗在船头飘扬,湖滨村乡村振兴讲习所就设在其中一艘渔船上。走近一看,二三十个村民围着村党总支书记滕庆春,今天,他给大家讲“大规格河蟹生态高效养殖技术”,村民们听得仔细,记得认真。
湖滨村总面积1万多亩,其中,水域面积高达80%,大部分村民都吃住在船上。“把讲习所开在船头,再合适不过了,真正是方便了群众。”滕庆春毫不犹豫地说。
湖滨村乡村振兴讲习所至今已经办了11期,村民郑先英次次都来听。她笑着说:“以前也有养殖技术培训,但都要上镇里去听,一来一回容易耽搁,去得人就少了,现在大家可积极咧,自己带个凳子就来了。”
新思想向乡村扎根
闵桥镇施尖村党总支书记徐选邦今天给村民们讲《关于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实施意见》,小小一间讲习所几乎坐满了人。如今,村里要实施什么新规定,都要先拿到讲习所来给大家讲一讲。徐选邦说:“大家都是讲理的人,你把道理讲通了,实施起来自然就畅通无阻。
每次讲课的时候,徐选邦喜欢观察村民们的反应。“你讲得好,下面就没有一点声音,讲得不好,大家就会忍不住交头接耳扯闲篇。”徐选邦认为,这就是一种压力,逼得我们必须好好准备。他告诉记者,讲课一小时,备课起码要四五个小时。
据了解,金湖县乡村振兴讲习所紧扣农村实际需求,聚焦政治思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惠农政策、先进典型八个方面内容进行讲习,有力地推动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在基层落地开花。
新青年向乡村汇聚
“我想搞个农家乐,要是能请一些做农家乐的老板过来讲讲就好了。”今年26岁的返乡青年赵友江原本在外面从事餐饮行业,他提出的这个想法,村党总支书记滕庆春也早有打算。
湖滨村紧邻高邮湖,村民们主要以养殖河蟹和龙虾为主,湖里有几万亩芦苇荡,还有数不尽的各类湖鲜,发展乡村旅游可谓是得天独厚。滕庆春说:“村里养殖业发展的不错,可从事养殖的大多是四五十岁,甚至年纪更大的村民。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返乡创业,讲习所也要针对青年人的需求,讲点对他们创业有用的东西。”
“讲习所讲习所,只要能“讲习”,处处都是“所”。如今,金湖乡村振兴讲习所已经在湖区船头、田间地头遍地开花,讲习内容中真真切切的路子,让村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汇聚起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一等奖)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