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永权
本报讯 近日,在淮安区一季度“三服务”流动红旗竞赛活动中,淮安经济开发区以A组第一名的成绩再次获得表彰。今年以来,开发区不断加强作风建设,着力在服务中心工作、服务企业客商、服务民生实事上下功夫,以“马上就办”之风,成“办就办好”之实,以党员干部作风的大提升、大转变促进发展环境的大优化、群众满意度的大提高,。
立足中心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开发区一方面立足区委中心工作,实行“一企一策”,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实施项目服务代办制,入园项目明确专职代办员,每个项目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从签约到竣工投产等各环节提供全流程精准化“店小二”服务;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努力践行“一线工作法”,重点项目实行领导到一线指导、政策在一线解读、困难在一线解决。定期召开重点项目会办会,对重点问题集中会办,限时办结。同时,严格监督考核,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敢于担当的良好氛围,为全区实现科学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着眼企业需求,提升发展环境。在服务企业客商方面,优质服务就是助力企业发展的软环境。开发区现有大小企业505家,其中规上企业88家,针对园区中小企业多,服务压力大的特点,制定网格化管理制度,由10个局室分片挂钩服务全部企业,班子成员挂钩重点企业,定期进行走访、调研,了解企业生产运营状况,认真听取企业诉求,找准制约企业发展的“堵点”和“痛点”,提供精准化服务,在用工、融资、专利申请等方面给予扶持,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营造优良的企业发展软环境。
聚焦阳光扶贫,办好民生实事。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开发区党员干部深入挂钩村居,把提升群众幸福感作为责任扛在肩上。一是结合“阳光扶贫”工作,积极探索“园区-项目-村居”扶贫模式。开发区以提供质优价廉厂房、协助招商引资等形式,帮助经济薄弱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去年,为挂钩帮扶村顺河镇艾口村增加集收十余万元。二是聚焦群众需求,建立信访事项扎口管理制度。针对上级交办、部门转办的群众来信、来访,由指定局室对信访事项的签转、调查、回复等处理情况进行全流程管理,确保群众反映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一季度以来,共帮办民生实事近30件,受到了企业群众的一致好评。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