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陡山村真抖

 

  陡山村

  ■记者 薛涛 叶列 通讯员 赵素礼

  5月23日,记者来到盱眙县天泉湖镇陡山村,村党总支书记史春峰向记者公布了一条喜讯——在相继将国家乡村旅游模范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省级水美乡村等一系列荣誉“收入囊中”后,近日,陡山村被评为省十佳“美丽库区幸福家园”建设示范村。村民们说,如今村里环境美了,身上荷包鼓了,小日子过得真“抖”!

  一个小小山村,为何备受青睐?百姓的生活为啥过得这么“抖”?史春峰向记者道出端倪。

  “抖”在环境有面子

  从陡山村高大的仿古门楼进村,沿着青砖小道蜿蜒上行,环顾四周,山水相映,徽派风格的房屋零落点缀在乡间,精致干净,古朴典雅。

  2015年起,陡山村利用相关配套资金,投入1200万元整治村容村貌,对94户房屋进行了立面改造,徽派建筑风格凸显。铺设沥青路面1公里,配套路灯30盏,依次建成了主入口、次入口、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果园小筑和临水步道等群众休闲景观,陡山村村景一体、山湖相映的美景初显。

  村民余海感慨,“现在村子里养鸡养鹅的少了,环境干净多了,真是大变样!”美的房舍,美的村巷,勾起了村民对美的追求。村民们开始在家前屋后种花种树,家家户户争相仿效,一时间,陡山村农家院个个姹紫嫣红。

  “抖”在产业有路子

  “几天前,村里来了几名上海游客,听说我们村以前是新四军的后勤基地,还生产过飞马烟,非要我拉着他们到山上基地看看。”余海说。

  余海说的“基地”,是陡山村以党建创新促产业富民的新项目。今年以来,陡山村依托自身红色资源,开发“淮南新四军后勤基地旧址”项目,打造集党性教育、影视拍摄、军事体验、民宿旅游为一体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目前已经吸引了几十批省内外游客。

  看着吸引力越来越强的美丽乡村,嗅觉灵敏的客商们哪能放过机会——几年前,一位日籍客商来到陡山村,一眼就相中这里,签约的润鸣农业项目不仅做农业开发,还要打造集体观光和特色民宿为一体的农业体验基地。打那时起,润鸣农业、祥康百草园、滑雪场、淮上仓虾稻共生项目……一个个好项目相继落户,村集体收入也蹭蹭上涨,“滑雪场土地租金五六万,村里的毛竹林,一年竹笋竹材能卖个十几万,土地流转又能收入十几万元。” 史春峰说。

  “抖”在生活有里子

  临近旅游旺季,陡山村的“天泉湖渔港”里分外忙碌。三年前,退伍回来的村民余亚运开起了这间农家乐,靠着勤勉努力,一家人年收入二十多万元。有了榜样引领,不用动员,村民们自发投资的农家乐,一家家投入了运营。

  村里像余亚运这样的年轻人可不少,他们有的就近创业、打工,有的在淘宝上开了直销店,经营各类农副产品,“既能存住钱又能打工、照顾家人,每个月有三四千元的收入,何乐而不为?” 

  “陡山村依山傍水,诸多农业项目不仅提供大量就业,又有多种采摘条件,大大提升了景区的附加值。”史春峰说。有了一大批好项目,靠“农旅结合”的新路子,陡山村把旅游产业链往长里抻,原先在外打工的村民纷纷回归,村民人均月增收两三千元,真真正正过上了好日子。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