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打造医联体(医疗集团)建设“淮安模式”

 

  ■记  者 左文东

  通讯员 唐  广 王  磊 卞坤娟

  近年来,我市按照“政府主导、自愿组合、资源下沉、方便群众”的原则,形成了具有淮安特色的医联体(医疗集团)模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医改获得感。

  分级分类,覆盖城乡的医联体框架基本形成

  我市根据核心(龙头)医院能力不同分别组建医疗集团、医联体和专科联盟,根据成员单位需求不同分别结成紧密型、半紧密型和松散型医联体。以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解放军82医院等5所三甲医院为核心,以县级医院为枢纽,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部分乡镇(中心)卫生院为基础成立了5个医疗集团。目前,市一院与24家医疗机构建成医疗集团。以县(区)人民医院、中医院为龙头,以中心卫生院为枢纽,以一般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成立了13个医疗联合体,实现了县(区)、乡(街道)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

  建章立制,医联体内部工作机制初步形成

  为确保医联体建设工作成效同质化,我市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技术标准。制定了淮安市医联体双向转诊管理制度、预约诊疗工作管理制度、远程会诊制度、内部设备耗材管理制度等多项工作制度。制定了双向转诊流程图、预约诊疗流程图、预约检查流程图、门诊绿色通道流程图、急诊绿色通道流程图、远程会诊流程图。制定分级诊疗技术标准,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三个分级诊疗指南。

  提升能力,基层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在推行分级诊疗过程中,我市始终紧抓基层服务能力提升这个关键,在提档升级、硬件改善、人才培养等方面着力。依托医联体龙头医院管理、资金、人才和技术优势,持续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规范化提升工程。全市所有县级医院中医院均创成“二甲”,3所中心卫生院转设为二级医院,115个乡镇卫生院、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60个村卫生室基础建设和设备配备全部达到省定标准,建成2个全国百佳乡镇卫生院、1个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8个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2个江苏省首批基层卫生十强县、71个江苏省示范乡镇卫生院、13个江苏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江苏省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5个江苏省示范村卫生室,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总体示范化水平在全国全省领先。

  (下转A2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