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在文治武功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武,他结束了三百多年的大分裂;文,他奠定了大唐盛世的基础。
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后,杨坚立即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制度改革上,三省六部制的完善,官员任免、考核的制度化,都有效的促进了政府运转效率,官场风气大为好转。
继制度改革,杨坚又大力发展经济,广通渠的开凿、均田令的实施、粮仓的设置、货币的改革,都在相当程度上刺激了国民经济,并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公元592年,经过十余年的励精图治,隋朝的国力达到了顶峰,国库储藏的财帛竟然多到了没地方放的地步,有关部门只得放在国库外的廊庑下。
主管官员向杨坚请求处理办法。杨坚很吃惊:“朕一直以来都对百姓征收很低的税赋,而且平时又大量赏赐有功将士,为何还如此之多呢?”
主管官员回答道:“臣估算了一下,每年赏赐出去的有数百万段,但收入远远不止这么多,积年下来,国库的储存也就越来越多了。”
于是,杨坚下令另外开辟左藏库,分担国库的压力。除此之外,他还颁下了一道诏书:“宁积于人,无藏府库。河北、河东今年田租三分减一,兵减半功,调全免。”
“宁积于人,无藏府库”,意思是说粮食布帛宁愿积蓄在民间百姓家,也不要储藏于国家的府库。
杨坚明确提出“藏富于民”的治国理念,超前1000多年。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