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长顺
河下人称厨师为厨子。当年的河下巨贾名仕云集,许多盐商家都有上等厨子,几乎每个厨子都有一两样拿手的特色好菜或点心。谁家来了贵客或逢年过节办大事,不像现在这样上饭店,而是相互借厨子上门,每个厨子做几道拿手的菜,互不重复,这样就凑成了一整桌的菜。
有个叫张二的厨子,自小在河下罗家桥街头的宴乐饭店做伙计,后来跟宴乐饭店大厨子、治鳝高手张恺打下手,他与张恺还是一个门族的弟兄,在家排行老二,人称张二,渐渐地他也成了厨子,人们便称他为张二厨子。
盐商程老爷子是宴乐饭店的常客,尤其喜食黄鳝,一心想物色一名擅长做长鱼的厨子为家厨。他见张二厨子腿脚勤快,做事麻利,而且是治鳝高手张恺的徒弟,便想请张二当他的家厨。程家在河下可是数一数二的大盐商,张二自然乐意到程家去。
旧时厨子要有两个功夫,刀功与做功。刀功以用刀的顺序来说,有阳刀与阴刀之分,阳刀宰杀活的鱼类和禽畜,而阴刀则分割已宰杀完毕的食材。张二厨子的师傅张恺认为,“仙有天罡地煞,菜有一百零八”,据说仅长鱼就可做出以软兜黄鳝、银丝黄鳝、煨脐门、炝虎尾、生炒蝴蝶片、大烧马鞍桥为代表的108样长鱼菜,不但可烧、可烩、可炖、可熘,而且可炒、可炸、可煸、可煮。
张二厨子给张恺当过下手,练就了一流刀功,其中杀黄鳝就是一绝。做不同的鳝鱼菜有不同的杀鳝鱼方法。比如生炒蝴蝶片、大烧马鞍桥都需要生杀,需用阳刀。多数厨子用“摔昏法”,有时鱼未死而脑已碎,鱼血汁变了,肉质也会变酸变硬。张二厨子则不这样,他将活蹦乱跳的长鱼从水里捞出,用手捏着头部,用刀柄往鱼的两眼间猛地一磕,再大的鱼也立刻翻眼昏厥,继而他那锋利的刀子再将鱼切成一片一片如蝴蝶状的鱼片,或一段一段如马鞍状的鱼段子。
做其他黄鳝菜大多先将黄鳝在开水锅内氽一下,这个比较简单,将一锅水烧开后,用竹篮从缸中捞起几条活蹦乱跳的笔杆青黄鳝,一手揭开翻滚的开水锅锅盖,一手将黄鳝猛地朝锅里一倒,这时赶紧将锅盖压紧,黄鳝在锅中乱蹿,将锅盖撞得咚咚响,不一会儿又恢复了平静。黄鳝氽熟后开始用阴刀。其实张二厨子阴刀都不用,只靠一个不大的小竹片子来完成。不要小看这小竹片,在张二手中,只用一至两划,便将整条鱼骨连鱼头取出,既不折断,也不留刺。他既可以把黄鳝变成根根银丝,也可做到鱼脊背是鱼脊背、鱼肚皮是鱼肚皮。银丝可以用来炒,鱼脊背可以用来软兜,鱼肚皮可以来烩,就连鱼尾和鱼血也不丢弃,可用来炝。
程老爷子家常是宾客盈门,张二厨子在程家当厨子,手艺不断提高,名声越来越大,经常被借到别人家临时帮忙。张二厨子上门帮厨架子挺大,这时他一般不需要亲自动阴刀,而是指挥别人如何来杀鱼、氽鱼。张二厨子上门帮厨必带两样东西,即一柄刀、一张砧板。他那刀是一柄沉甸甸的马头刀,刀腰沾着一抹乌沉的油渍。他那砧板是白果树段,有尺把高,直径足有八九十公分,稳稳地放在一个大木架子上,高度正好到张二厨子微胖的腰间。只见他在那砧板上挥洒自如,大骨之类在他手中往往一锤定音,无可置喙,再细小的葱头姜丝,也会在他肥糯糯的指掌间灿然生花,那刀功里颇有“通幽”之美。不论是切丝、切片,还是切丁、切块,都得心应手。尤其是切丝,他几乎眼睛不用看,一边跟人说话,一边操刀,切出的百页如麻线丝。
掌勺则是做功。张二厨子左手执一口锅,右手执一把勺。单说那炒鳝丝,先将锅烧红,再倒入香油,正当锅起烟时,将生姜、香葱放入一炸,紧接着放入刚刚划好的鳝丝。这时,锅中突然窜出了一团火苗,张二左手把炒锅颠上几颠,那黄鳝丝在空中飞舞,稍倾,他那右手中的勺子又使出“白练横空”的招式,瞬间调好盐、糖、酱油、醋,再勾上薄芡爆炒几下,炒鳝丝就盛到了盘中,还没入口就香气扑鼻。
张二厨子早就作古,但像他那一招一式炒出好势头好味道的厨师在河下还是能看到的。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