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我市提升水稻机械化水平

 

  ■ 杨明

  水稻机械化种植一直是全市粮食生产机械化工作的关键短板,当前正值水稻育秧高峰,全市抓住时节,狠抓麦秸秆还田与水稻机插秧技术集成、规模化育秧、新技术新机具技术研发与试验示范等关键环节,确保全市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重点推进规模化集中育秧,实现商品化供秧和社会化服务。积极引导产业资本转型组建合作社、育秧公司进入育供秧环节,各级农机部门主要帮助他们解决场地困难和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对集中育秧给予适当的补助。同时鼓励农机合作社、专业户为种田大户、周边农民提供商品化、订单式育插秧服务,各地商品化供秧比例应不低于达到45%,逐步形成网络完善、功能齐全、便利高效的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是推进麦秸秆还田与水稻机插秧技术集成。两项技术集成在我市已经推广多年,经多轮推进,近期全市将继续对麦秸秆还田与水稻机插秧技术集成工作督促、检查、推进,在全市系统上下形成抓技术集成的良好氛围。各地也要与农艺部门共同研究确定了各自技术集成路线与主推模式,及时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主体提供指导与服务,解决技术集成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技术的知晓率与普及率。

  三是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和试验示范,着力提升水稻生产装备性能,实现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一是继续开展技术试验,试验示范水稻印刷播种技术,该技术已在我市各县区以及盐城、徐州、湖南等地大面积试验示范;二是推进杂交稻机插技术应用,提高技术适应性,增强技术辐射能力。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