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一篇)
从伊犁州出发,向博尔塔拉州的博乐境内行驶,我们的目的地是赛里木湖,它海拔2071米,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达453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最美的高山微咸湖。因为它是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有人把它称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当地人把它称为三台海子,因为清代在湖的东岸设立鄂勒著依图博木三军台(军台为清代传递军报的机构)而得名。古代人们称它为“西方净海”,蒙古语中赛里木湖的含义是“山脊梁上的湖”,突厥语中“赛里木”是“平安”的意思,而赛里木湖是哈萨克语,意为“祝愿”。有着众多美誉的赛里木湖就像一颗高贵典雅的蓝宝石高悬于西天山之间的断陷盆地中,被人们尊称为“高原明珠”,也许她没有西藏雪线上的圣湖那么高,但她的魅力足以与之媲美。
湖岸四周群山环抱、雪峰耸立、林海叠嶂、泻青叠翠。湖边的草场上、山坡上许多白色毡房散落在绿茵茵的草地上,炊烟袅袅,为高山湖泊增添了不少的生气。牛羊如云似锦,就是镶嵌在绿色丝绒地毯上的天然图案。湖水清澈湛蓝,与氤氲多变的天空上下呼应,天空时而一碧如洗,时而白云朵朵,时而阴云密布,时而电闪雷鸣,赛里木湖则静静地卧着,倾听着天空情绪多变的诉说。最美的时刻是风雨过后的一道道彩虹,如美丽的发箍横跨湖的南北。雨后的草场、山坡、林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因为雨珠挂在草叶间,阳光更加闪耀。雨过天晴的赛里木湖蓝得越发高雅洁净,雪山、青山、牧场与蓝湖相得益彰,湖中有画,画中有湖,真分不清谁是谁的背景了。
附近的草原和森林浓青密绿,引人注目,不少游人在林间好像寻找着什么。抬腿迈开大步向密林中跑去,一股沁心凉包裹着全身,云杉、桦木、花揪、山楂等树木层层叠翠,枝干遒劲,挺拔向上,枝繁叶茂,密不透光,林下浅草平铺,野菇丛生,——原来这些游人在采野菇。草丛间不时露出白光光的头,仔细一瞧,大蘑菇一朵。据采蘑菇的游人说,这些野菇没有毒可以食用,他们经常会在雨过天晴时来此采摘,运气好的话,一天采十斤都有可能,关键是还有美丽的赛里木湖作伴呢。对于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来说,水资源奇缺,因此他们把与赛里木湖为伴当作是生活乃至生命中的重要乐趣。
漫步湖边,撩一下湖水,刺心凉,我知道这是触到了它跳动的脉搏,它就这样一直跳动着、跳动着……已经跳了千万年,天山见证了它跳动不息的生命。
安逸的喀纳斯村
喀纳斯村是2016年5月才对外开放的一个图瓦族村落,旅行爱好者可以在村里长住或小憩,信步自由探访,了解真正的民风民俗,这里没有约定俗成的观光项目,只有当地少数民族自由随性的真实生活。
这个村子约有四五十户人家,几乎家家都在做客栈生意,但商业气息很淡,没有高耸的广告牌、没有闪烁的霓虹灯、没有嘈杂的吆喝声、没有刺耳的音乐、没有亮堂的路灯,有的客栈门前甚至连一盏照明的灯也没有。整个村子只有一条水泥路,而且还是车、人、牲畜混用的,路面上随处可见牛马粪便,不小心踩了一脚,弄得整只鞋子被粪便包裹着,空气中也弥漫着牛马粪便的味道,但很快就被清新的泥土青草气息替代,这味道比城市里的雾霾不知要好多少倍呢。真有点羡慕生活在这里的人。路上看不到多少闲逛的村民,他们都在忙着自家的事情,有的在放牛,有的在牧马,有的在赶羊,有的在搭蒙古包,有的在修木屋。每家的院落里都是统一的木质结构人字顶的小屋,木头之间用泥草勾缝,散发着淡淡的木草香味。院落里没有水泥地坪、大理石,清一色的不加修饰的草地,五颜六色的小花随意地开着,想在哪开就在哪开,想开几朵就开几朵,想开什么颜色就开什么颜色。有的院落里干脆不种花,就是一块纯天然的绿地毯,哪里有空地这绿地毯就铺展到哪里。好美好美的院落,比起那些修剪整齐、管理有序的城市花园,这里更接地气,更富有生命和活力。
傍晚,马、牛、羊就回到自家的院子里,这草地任它们躺,任它们卧,任它们站,任它们吃,看见住店的客人,它们也不惊不乍,该干啥干啥。平时它们在村子周围广袤无垠的草场自由惯了,视野和心胸格外开阔,自然不会被南来北往的游人所惊扰,这才是真正见过世面的牲畜呢。倒是来自城市的游人对这些牲畜多怀着一种惧怕心里,生怕不小心被它们伤到,其实动物们是简单的,只想过属于它们自己的生活,根本不愿人打扰它们的安逸自在,是人想多了。
院落外、村头、山脚下到处是青草地,也是马、牛、羊的自由地,它们在这些地方惬意地度过每一天,把自己养得膘肥体壮。当然它们并不知道自己有一天不小心被有备而来的游人看中了,最终成为人们的盘中餐和烤炉上的美味,看来这惬意的日子是以生命为代价的。看到烤炉里升腾的烟火气,闻到空气中散发着牛羊肉被烤得香喷喷的味道,便不再羡慕这些牲畜们的自由与舒适了。
在喀纳斯村,最让人快乐的就是打开木屋的门窗,不远的青山、白云、浓雾、蓝天、霞光统统成了相框中的画卷,而且还是会移动、漂浮、变幻的天然画卷,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即使足不出户,哪也不去,单看云山雾霞的无穷变换和神秘莫测也是教人看不够的,还有那展翅翱翔的鹰隼……
静静的小村子,没有喧嚣、没有惊扰,你可以静静地坐在院子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抬头看云卷云舒,低头闭目养神。这里静得能听见远处牧场上马打响鼻的声音,耳边偶尔传来不知谁家老牛呼唤牛犊的哞哞声,还有山脚下淙淙流淌的溪水声,再有就是乌鸦拍打翅膀的扑棱声,村里的狗很多,但不怎么乱叫。
在喀纳斯村就得过这样的慢生活,在宁静中静静体会它的安逸与惬意,如此才能感知它的美丽与魅力。
(文章选自《旅·行者》)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