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赵集镇着力推进“三集中”工作

 

  ■ 朱学芳 孙翔 程厚明

  连日来,淮阴区集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一工作目标,结合当前“三夏”工作,在做好秸秆“双禁”工作的同时,倾力推进“三集中”工作。

  推进土地集中流转

  打造生态农业项目区

  该镇小滩村在总支书记严冬的带领下,协调村民把土地承包给蔬菜种植大户,把种出来的优质蔬菜销往外地。土地承包出去后,农民进入驻村企业厂矿做工,不少有技术的青年农民还担任了厂里部门领导,获得不菲的工资。一部分年纪比较大的农民,自主创业,在厂矿附近开浴室、开饭店、开商店,收入不菲;还有的农民从事养殖业。红星村的金绍根自办肉牛养殖场,聘用十几名饲养员,带动大家一起致富;高堰村部分农民把土地承包给种植大户邓梅英,邓梅英办起了粮食生产合作社,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特别是种植大麦,为啤酒厂提供丰厚的优质原料。

  该村还开发洪泽湖大堤,变荒坡为宝地,种植名贵果树,如银杏、黑枣、枇杷、桑葚,同时利用大堤上的历史文化遗产铁水牛、御龙牌、侯二门等文化景点招商引资兴办旅游业。今年“五一”期间,前来旅游者人流如织,热闹非凡。该村还引进“红高粱”酒厂落户高家堰。

  推进相对集中居住

  腾出土地复垦耕作

  该镇将十堡村整体搬迁到赵集村沿东外环路西侧构建阳光小区。该小区南接东外环路,北临迎宾大道,小区居民将利用门面房从事商业活动,吸引附近厂矿企业工人前来消费;老场村因投资50亿元的储气库落户该村,储气库附近居民需要搬迁,土地腾出来种植蔬菜,同样是一条致富门路。农民张宜军利用手中积蓄,在党支部的支持下,在马集街办了一个粮库,又招收部分农民工,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

  倡导移风易俗

  推进公益墓地集中建设

  该镇已在十堡村境内的高家堰旁划出一块地,留给附近村庄安葬坟墓;该镇的庆丰村、老场村同样划出边角废地设立公墓,便于附近村民安放骨灰;赵集村公墓栽植名贵花卉,并修一条水泥路,便于群众扫墓祭祀。

  目前,该镇殡葬改革宣传到位,倡导文明移风易俗,平坟工作正在进行。目前,已有不少党员干部主动带头把自己的亲人坟头平掉,给广大村民作出了榜样,努力营造“环境优美、农民富裕、乡风文明、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