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淮阴“三严”筑牢高质量发展安全防线

 

  ■通讯员 桑绍淮 颜  嫣 祁  正

  记  者 周  洋

  夏收时节,淮阴区凌桥乡毛湖村一望无际的麦田里,一台台加装了秸秆粉碎机的收割机将秸秆打碎,就地还田变肥料。

  把秸秆“两禁一用”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体现了淮阴区守护生态底线之“严”——生态环境正是淮阴区风险防控的重点领域。近年来,该区以改革创新思维严守生态底线,严控金融风险,严抓食品安全,着力为高质量发展划定“安全线”。

  “要进一步聚焦‘六个高质量’的内涵和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抢抓各类机遇,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淮阴区委书记刘泽宇说。

  生态治理组合拳护航绿色发展

  今年1月,淮阴区被国家环保部正式命名为国家生态区。与之相应的是,全区创成国家级生态乡镇20个、省级生态乡镇1个、国家级生态村3个、省级生态村10个,被环保部专家评价为全市国家生态区创建工作的标杆。

  这一殊荣源于淮阴区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坚守与践行。近年来,淮阴区引进了一大批重大项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强劲态势,但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压力。对此,该区打出生态治理组合拳,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我们联合环保、城管、交通、国土、公安、水利、海事等部门,构建了系统完整的生态环境风险体系”,该区分管负责人介绍说,目前,该区已开展了包含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工程、农村环境提升整治工程、黑臭河流整治工程、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加覆盖拉网环境整治工程等“十大工程”,实施了“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263”、固体废物检查、环境执法等多个专项行动,水、气、固废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全面加强。

  在渔沟镇,300余年历史的古圩河整治工程彰显了生态治理组合拳的新成效。“以前又黑又臭的污水河,现在变成了水清岸绿的风光带。”渔沟镇党委书记胡娟娟说,镇里投入800万元实施清淤疏浚,建成了直立式护岸、截污管网、翻水站、节制闸、古亭廊道,安装了仿古护栏、庭院灯,铺设了健身步道,成为居民休闲健身的乐园。

  一手抓生态治理,一手抓结构转型。近年来,德淮半导体、时代芯存、骏盛新能源等百亿项目纷纷落户淮阴,不仅体量大、层次高,而且都是环境友好型项目,彰显了该区加快绿色发展的新成效。

  风险防控系统化发力金融安全

  “非法集资是违法犯罪行为……要提高警惕,拒绝高利诱惑,谨防受骗,避免个人及家庭财产遭受损失。”去年以来,(下转A2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