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明 记者 张小燕
本报讯 今年以来,我市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产业融合,打造富民载体,注重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新技术。
紧紧抓住规模育秧、育秧摆盘机和杂交稻机插等关键技术应用,确保全市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今年以来,全市新增高速插秧机821台,落实育秧流水线350条,新增30亩以上秧池田超80个。全市累计开展机械育插秧现场会30多场次,培训农民4100人,预计全年机插面积超过300万亩。
大力推广麦秸秆还田集成水稻机插秧技术,重点抓好低留茬收割、秸秆切碎匀铺以及还田三个重要环节的动态跟踪监管和督查,提高作业质量,目前已完成还田面积310万亩,预计全市夏季秸秆还田率稳定在90%以上。
与此同时,我市坚持探索推广农机化服务模式,切实提高农机推广项目资金效益,让农户真正用得起,效益好。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新增烘干中心30个,总量达到279个;新增烘干机177台,新增烘干能力2669吨。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