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姜采蓝 杜勇清
通讯员 嵇小娟
本报讯 日前,盱眙县城管局按照县委组织部出台实施意见,就规范发展党员工作推出“清源工程”,从源头着手严把党员“入口关”,提升党员队伍素质。
下好选人“先手棋”。针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该县打破传统模式,变以往由党支部书记在本支部正式党员中指定培养联系人,为随机选取培养联系人的办法,在充分掌握入党积极分子基本情况、介绍入党条件和程序、严肃入党动机、各支部委员会和党员大会集体研究、表决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前提下,从党支部随机选取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使培养联系人能更加客观地向党组织汇报入党积极分子的表现情况。
绷紧教育“一根弦”。该县采取“申请人自学、支部谈话教育、党委集中培训”的“三步走”模式,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采取普遍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经常教育与系统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在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前,党组织有计划地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系统化集中培训,同时向其交任务、压担子,使其在实践中接受培养和考验。
用活考核“指挥棒”。为检验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性质、组织原则、纪律、党员义务和权利等知识的掌握,该县要求,县直属机关党委每年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能力测试,各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1次考察,县直属机关党委随后根据入党申请人在入党积极分子期间的现实表现、学习培训情况、考试结果等进行综合评定,评定结果作为是否将被考核人列为发展对象的重要依据。
校准审批“显微镜”。根据“清源工程”实施细则,盱眙县明确,入党积极分子存在七种情况的,不予发展为预备党员。这七种情况包括:未按规定程序列入计划的;未经一年以上时间培养考察的;发展前没有经过培训或培训考试不合格、对党的基本知识不了解的;没有经过政审或政审材料、考察材料不完备、或问题不清的;入党手续未按规定办理,或入党手续不完备的;对党认识不清、入党动机不纯的;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党内外群众对其意见较大的。
把严转正“过渡期”。针对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的转正问题,盱眙县明确,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存在“松口气”或不履行党员义务的,该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一律取消其资格,对不完全具备党员标准、需要继续考察教育的,一律延长预备期,决不马虎从事。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