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真抓实干埋头苦干 为脱贫攻坚贡献人大力量

 

  编者按:6月15日,全市人大代表“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推进会在金湖县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葛平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深入推进的具体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冰、刘华、徐利华,党组成员许步健,秘书长应群,市人大机关各委室负责同志,各县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分管主任,各县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农经委、人代联委主要负责人,各县区结对帮扶省市定经济薄弱村的部分人大代表和部分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党组织书记,金湖县人大常委会驻会全体组成人员,各镇人大主席,结对帮扶省市定经济薄弱村人大代表和村党组织书记参加会议。金湖县委书记张志勇、县长徐亚平陪同观摩。

  与会人员观摩了吕良镇人大代表脱贫攻坚讲习所和人大代表“万户济困”信息演示,实地参观了陈桥镇新桥村瓜蒌种植项目、金南镇宋墩村光伏发电项目、塔集镇东方红村标准化厂房项目、前锋镇中兴村机械加工项目建设运营情况,还集中观看了金湖县“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纪实专题片。

  会上,金湖县委书记张志勇致辞,企业家代表和经济薄弱村党组织书记分别发言,各县区人大常委会汇报交流了“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推进情况,市人大常委会人代联委、农经委通报了全市开展“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工作情况。葛平说:“今年以来,全市三级人大紧紧围绕实现‘大行动’提档升级的目标要求,周密部署、认真谋划、统筹推进、重抓落实,认识更有高度,组织推进更有力度,代表投入更有热度,利民惠民更有温度,帮扶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呈现出新气象。”现将发言内容撷取如下:

  做一名群众满意

  社会认可的人大代表

  立足实际为发展把脉

  人大代表履职扶贫见成效

  ■市人大代表 王明华

  作为一名企业主要负责人,虽然身处一线、工作繁忙,但我从未忘记自己是一名市人大代表,从未忘记自己应该履行的职责,从未忘记自己身上的一份责任和担当。市县人大开展“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回报社会的平台。

  在社会各界和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扶助宋墩村发展的措施正在得到一一落实:

  2017年9月,我无偿支持宋墩村十多万元架设40盏太阳能路灯;

  2017年12月,我利用在江苏银行1150万元的贷款项目,与同在宋墩村挂钩的市银监局协调,下浮年贷款利率0.45个百分点,下浮利差返还给村里,每年可为村里增加收入5万元;

  2018年3月,我与宋墩村共同投资120万元,利用村综合服务中心和镇法律中心楼顶约1000平方米的空闲面积新上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至5月底,一期投资64万元,87.36KW光伏发电系统已全部建成且并网发电,该项目每年可为投资双方分别带来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

  立足实际为发展把脉

  人大代表履职扶贫见成效

  ■金湖县金北镇新街社区党总支书记 潘永浩

  自“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开展以来,结对我村的县人大代表、苏仪集团董事长刘仁广多次莅临调研,为新街的发展“把脉问诊”。

  面对村集体经济现状,他决定投入10万元,帮助村里购置金北镇工业集中区标准化厂房1幢,建筑面积1824平方米,并介绍客商张落成租用该厂房创办了江苏鸿胜泵业有限公司。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市县人大领导也多次到现场调研督办。目前,项目已经投产达效,今年1-5月份实现销售150万元,纳税10万元。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9万元、就业岗位近40个。

  在刘仁广代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2017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7.5万元。此外,刘仁广代表在今年调研时表示,将为我们村招引一家总部经济项目,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8万元,届时我们将彻底甩掉市定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聚焦提档升级新目标

  聚力脱贫攻坚新实践

  ■金湖县人大常委会

  镇镇都有宣讲“示范田”。组织285名市县镇人大代表聚村头、进田头、坐船头,用群众愿意听、喜欢听、听得懂的“金湖话”,宣讲十九大精神、荷藕种植、龙虾套养等群众关心的内容,真正把26家人大代表脱贫攻坚讲习所办成引领群众解放思想、掌握本领、解决难题的平台。截至目前,共开展宣讲活动336场次,受众达15000多人次。

  村村都有项目“样板田”。紧紧抓住产业扶贫、项目扶贫的“牛鼻子”,重点围绕8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通过采取“1+2”工作措施,实现资源共享、发展共建、利益共赢,推动了机械加工、药用瓜蒌种植、光伏发电等9个项目落地生根,累计投资额近1000万元。项目的建成投产既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增加5-18万元,也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新平台。其它20个经济薄弱村也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了一批帮扶项目,使金湖率先实现了项目全覆盖的发展目标。

  人人都有扶贫“责任田”。全县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到1024户贫困家庭中开展结对帮扶,实施扶持到户项目769个,资助低收入家庭子女上学228名,捐助物资约230万元,让群众感受到来自人大代表的温暖。企业界人大代表设立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吸纳贫困群众和残疾人进厂务工,年人均工资收入可达2.5万元以上,让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了有尊严的脱贫。

  凝心聚力 常抓不懈

  深入开展“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全力以赴抓项目

  层层推进抓落实

  深入开展“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

  ■清江浦区人大常委会

  强化目标意识,进一步加强“大行动”(“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简称)组织推动力度。清江浦区人大围绕“提档升级、达效惠民”总目标,经过认真研究,提出2018年度全区“大行动”的“三全”工作目标。我区将常委会领导挂钩“大行动”活动与挂钩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每旬上门、每月督查、每季交流,全程跟踪、常抓不懈。

  强化绩效意识,进一步补齐“大行动”短板。精心办好脱贫讲习所。截至5月底,全区共举办宣讲60余场次,受众达3000多人次。继续加大人大代表访贫问苦力度,今年以来全区共走访1200余人次,资助慰问金40余万元。

  强化考核意识,进一步凝聚“大行动”整体合力。结合乡镇、街道人大质效考评制度和代表履职管理制度的建立,将人大代表参与“大行动”工作情况列为全区乡镇、街道人大质效考评和代表履职管理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基层人大和各级人大代表聚焦脱贫、全力攻坚之责,强化责任担当,点燃履职激情,努力增强代表聚力“大行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全力以赴抓项目

  层层推进抓落实

  ■淮安区人大常委会

  截至目前,全区37名企业家代表落实帮扶项目36个,将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267万元;建立“六有”规范化人大代表脱贫攻坚讲习所26个,实现全覆盖。296名代表深入334个行政村(居),围绕扶贫济困政策、脱贫致富途径、高效农业技术等开展357场(次)宣讲,受众达22282人次。全区1897名省市区乡级代表进村入户,已结对帮扶1908个低收入家庭,提供致富信息3730条,提供技术咨询3336人次,慈善捐款和帮助筹款筹物160余万元,还开展了“教育助贫”、“医疗助贫”等活动。

  通过代表出资、扶贫共建、村级自筹等形式,为村集体新建标准化厂房6个,惠及8个村,村集体年收益约63万元;购买门面房3间,惠及2个村,村集体年收益12万元;新建粮食仓储、烘干项目6个,惠及6个村,村集体年收益约73万元。完成村部新建、校舍修缮、路灯安装、道路铺设等6个公益项目建设。通过广大企业家代表的不懈努力、争比赶超、多方共建、协同发力,全区37名企业家代表落实36个帮扶项目,其中已开工实施项目30个,新签约项目6个,已竣工项目18个,将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267万元。

  紧盯目标任务 提升帮扶实效

  打造“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升级版

  ■淮阴区人大常委会

  在宣讲工作上做实功。4月底,全区21个乡镇的“人大代表脱贫攻坚讲习所”建设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截至目前开展宣讲100余场,听众近1万人。

  在项目壮村上出实招。具体工作中,我们按照分类推进的工作思路,扎实做好“产业兴村”文章,目前全区已经建成项目23个,签约建设项目14个,村企双方正在进一步洽谈的村有9个。对已经建成的项目,我们密切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积极推进落户项目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在结对帮扶上发实力。按照“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工作部署,我区结合“阳光扶贫”加强对贫困户筛选甄别,同时对困难代表进行摸底排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家庭经济困难的人大代表不安排结对济困工作,切实为“真扶贫、扶真贫”打好基础。目前,全区1532名人大代表与结对帮扶的贫困户都已经对接,针对贫困户的不同情况提出了各种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有的代表为困难失业人员找工作,有的代表为留守儿童免费举办辅导班,有的代表为困难家庭捐款捐物,还有的代表为贫困户免费割麦插秧,等等。

  奋力谱写“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洪泽篇章

  做实代表项目

  助力脱贫攻坚

  ■洪泽区人大常委会

  洪泽共9个镇、街道一律按照市人大“有组织、有阵地、有方案、有制度、有教案、有特色”六有标准要求,分别建成脱贫攻坚讲习所。

  扎实推进帮扶项目落地开花。三河镇双坝村中途调换了结对代表后,去年项目仍为“零”。今年,区人大常委会相关领导带着结对代表与镇村干部一道多次现场会办,研究商量,现已达成代表出资帮助村里购买门面房方案。陈士明代表结对岔河镇临泽村实施百亩苗木基地项目,由于土地等问题一度影响工期,区人大常委会挂钩领导多次协调岔河镇、区国土分局等多个部门和单位,解决了相关问题,目前苗木已全部栽植完成,提前半年实现项目竣工,预计到2020年苗木产业基地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20万元。区人大主动帮助联系白马湖办通过广告传媒宣传,将临泽生态挂面纳入白马湖景区旅游特色产品,通过线上线下进行销售和推介,实现了由传统的家庭手工作坊向互联网+特色品牌产业的转变,村里增加了收入,农户得到了实惠。

  认真做好结对帮户工作。洪泽区现有省市区镇四级人大代表560名,结对帮扶722户贫困家庭。

  做实代表项目

  助力脱贫攻坚

  ■涟水县人大常委会 

  涟水县人大常委会紧扣“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提档升级、达效惠民总目标,开展“做实代表项目、助力脱贫攻坚”主题活动,印发《致全县各级人大代表的一封信》,要求每位代表参与实施一个以上代表项目,确保工作有抓手、有目标。县人大常委会将“百村帮扶”作为重中之重,利用一个月时间,做到53个经济薄弱村村村到,逐家过堂。目前,53个经济薄弱村已有46个项目开工,代表出资1072.5万元,共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73万元,还有8个项目正在谋划之中,确保年内实现村村有帮扶项目。

  在县委党校设立县级脱贫攻坚讲习所,邀请6名党校教师及有专业技术的人大代表,建立讲习师资库;在各乡镇“人大代表之家”设立乡镇脱贫攻坚讲习所,印发《涟水县人大代表脱贫攻坚讲习所建设运行方案》,明确各乡镇人大主席为负责人;在部分中心村村部、田间地头因地制宜开设基层宣讲点,根据需要及时宣讲。今年已经利用讲习所开展集中宣讲25场次,在田头树下举办“微课堂”、“微宣讲”63场次。

  与扶贫办、发改委等单位进行深度对接,精心挑选农村电商等45个壮村项目、23个富民项目;收集整理29项免费培训项目,注明上课地点、报名方式、联系电话。以上项目全部汇编成册,形成涟水县“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富民壮村及培训项目汇编,发放给相关人员。

  下真功夫 真下功夫

  “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再获新突破

  ■盱眙县人大常委会

  结合实际制定人大代表脱贫攻坚讲习所建设方案,在天泉湖镇进行试点,精心打造讲习所样板工程。县建立由20名全国、省、市、县人大代表组成的宣讲师资库,每个乡镇建立由10—15人组成的宣讲队伍,以扶志扶技为核心、以讲习所为中心,开展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宣讲活动。全县共组织各类宣讲30场次,受益群众近1000人。

  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结对帮扶既育“盆景”又能带动。将省市项目资金、部门扶贫资金、企业家代表帮扶资金有效整合,打好资源共享“组合拳”,瞄准产业项目下功夫,以项目带动村级增收、群众增收。目前,全县18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实现竣工项目16个、在建项目3个、在谈项目1个,其中加工类9个、高效农业类5个、其他类6个。企业家代表投入资金近300万元,可为贫困村增收150万元,吸纳贫困户及其他农户就业360人。

  强化措施、叠加发力,“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既显进度又有温度。全县五级人大代表结对帮扶困难家庭1829户,提供致富信息1373条,扶持农户创业项目323个,帮助就医186人,资助入学265人,提供就业岗位105个。             

  (本版文字/邢文峰 凌颖 万芊)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