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人

 

  王懿荣(1845—1900年)字正儒,一字廉生,山东福山古现村人。他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考中进士后,先后授翰林院编修、侍读并入值南书房,三任国子监祭酒。他潜心金石文字之学。为搜求文物古籍,他先后到山东、河北、陕西、河南、四川等地,拜访了许多收藏家和金石文字学者,并编写《汉石存目》《北朝存石目》等书,成为当时著名的金石文字学家和文物鉴赏家,这为他发现甲骨文奠定了基础。

  1899年,王懿荣患伤寒,处方中有一味药叫“龙骨”。王懿荣发现“龙骨”上刻有刀痕,与铜器铭文相似,断定是一种前所未见的古老文字。他寻根究底,查明来历,并派人到药店拣出那些刻有文字的“龙骨”,以高价买回,共得1000多片。原来这些“龙骨”出自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田,被药店收购入药。

  其实,“龙骨”很早就进入京城,成千上万文化层次不同的人都接触过它,或服用过它。而王懿荣与“龙骨”第一次偶然相遇,就独具慧眼,发现了甲骨文

  甲骨文的发现,是我国学术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使学者的目光从许慎的《说文解字》和鼎彝铭文的局囿中解放出来,为我国文字学、古史学研究开拓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