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通讯员 毛永伟

  

  

  他步履匆忙,每天总是奔走于各个调研现场、会议现场和各类公益、社会活动现场,是一位名符其实的“现场达人”;他待人随和,举止亲切,和他谈话,你总会情不自禁地被他的笑声和幽默所感染。他就是淮安市政协常委、民建淮安市委专职副主委庞进亮。

  

  术业专攻,交通系统中的物流专家

  

  在2012年8月到民建淮安市委担任专职副主委之前,庞进亮在市交通局担任科技处处长,主要负责物流管理、科技管理、招商引资、节能减排等工作,其中物流是他的专长。彼时,正值淮安市委、市政府提出“五大建设”的发展战略,其中“发展大流通”与庞进亮所从事的物流和科技工作密切相关,而贯彻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全市物流产业规划和行业发展的重任也当仁不让地落到了他的肩上。为此,庞进亮先后80多次深入全市各个物流企业开展调研,为淮安物流业出谋划策,并最终从营造环境、财政支持、税费优惠、优化交通管理等多个方面形成了意见和建议上报市政府,促成了淮安市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的出台,也直接推动了全市物流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的确立。

  为了更好地开展物流产业的研究,为众多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2013年4月,庞进亮倡导并成立了公益性的社会组织——淮安市现代物流学会,并担任首届会长。他广泛吸纳了全市知名的物流研究学者和大中型物流企业家,为淮安物流业的发展精心谋划。学会成立伊始,就先后申报并开展了17个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下的淮安港口发展策略研究》《淮安物流配送发展策略的研究》等课题分别获得淮安市社科类重点研究课题第一名、2015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二等奖及“淮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殊荣,相关课题还得到市委书记姚晓东等亲笔批示。此外,在他的领导下,学会已成功举办了两届“淮安市交通与物流发展论坛”和11次“崛起江淮”学术研讨(专题)会,吸引了市有关领导、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成为物流学会品牌活动。短短的3年时间内,淮安市现代物流学已经在全市57个学会中排名第一,多次被表彰为全市先进学会和全市综合示范学会,并被市民政部门授予4A级社会组织,开创了我市社会组织发展史上的奇迹,同时成为民建淮安市委重要的参政议政平台,而庞进亮本人,也成为了淮安物流行业中公认的物流专家。

  

  情倾淮河,为淮河发展而呕心沥血

  

  淮安意为“淮水安澜”,淮河也是淮安人的“母亲河”。历史上,由于受黄河夺淮入海的影响,造成淮河水系紊乱、排水不畅,淮河一直是一条“害河”。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经过40余年的综合治理,才使淮河逐渐由“水害”变成了“水利”。然而,进入90年代初期,淮河沿岸的化工企业肆意排污造成了淮河流域的极大污染,不仅严重影响了淮河两岸的人民生活,更为淮河流域的经济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早在十几年前,庞进亮就开始关注淮河的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工作。为了做好调研工作,他跑遍了淮河两岸的湖泊、航道、港口和周边企业,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论文,还经常骑着自行车行程几十公里到苏北灌溉总渠周边查看淮河的情况。2010年,他撰写了《发挥黄金水道优势,加快海河经济发展》的建议,被民建淮安市委推荐为当年市政协大会发言材料,并获得特等奖被推荐到省政协作大会发言。在调研过程中,凭着在交通系统工作多年的敏锐直觉,他建设性地提出在实施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项目的同时同步将入海水道提升为二级航道的建议,协助全国政协委员李玉峰撰写了《淮河入海水道应升级为航道的建议》,被列为全国政协提案。2016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提出了关于加快规划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建议,其中明确提出尽快开工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并同步规划建设二级航道。目前,该项目已得到了国家水利部和交通运输部的批准,被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即将开工建设。他的建议不仅使淮安开辟了一条最近的入海航道,实现了“借港出海”,也进一步推动了淮安实施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战略向国家级战略的迈进。

  在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建议逐步得到落实后,庞进亮又将目光投向了淮河更深层次、更具前瞻性的发展。他提出尽快规划建设淮河入海航道核心港区,建议尽快规划布局港口,同步建设核心港区,尽早保护岸线资源,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留足产业发展空间,为淮河的未来和淮河两岸的子孙后代留下宝贵财富。今年5月,他筹备召开了“崛起江淮-淮河生态经济带专题研讨会”,当时他正身体不适,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每天早上四点多钟就起床赶往医院挂水,然后再准时赶回单位上班。为了淮河,可以说他殚精竭虑、呕心沥血。 

  

  笔耕不辍,尽心履行政协委员职责

  

  “我不仅是一名民建会员,也是一名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是我的首要职责。在平时工作中,我应该始终保持一种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时刻关注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地倾听民声、关注民情、表达民意。”作为民建淮安市委副主委和淮安市政协常委,庞进亮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有着一名优秀的政协委员特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常常深入到企业和社区开展调研,积极撰写政协提案、社情民意和有关课题论文。他撰写的《关于韩侯大道跨淮钢厂区优化方案的建议》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被市政协评为2009年优秀社情民意;撰写的《淮安现代物流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入选市政协举办的经济发展论坛并获得一等奖。在担任本届市政协常委期间,五次市政协大会他共撰写并提交了23篇大会发言材料,其中5篇作为口头发言,18篇作为书面发言,为全市之最。特别是在今年的全市“两会”上,他以政协委员个人身份在大会上首先出场发言,开创了市政协历史上的先河。

  五年间,他笔耕不辍,共撰写了32篇市政协提案和社情民意,共有17份提案或社情民意被市主要领导批示,多次获评市政协优秀提案和社情民意。同时,他还同时担任着市政协的经科委、港澳台侨委、文史委等3个委的委员,经常组织和参加各类调研活动,撰写了大量调研报告和论文,共有37篇论文和调研报告分别发表在《淮安改革与开放》《淮安社会科学》等杂志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丰硕的成果。他所在的“委员之家”第7小组被市政协评为先进“委员之家”小组,他也被称为“最繁忙的政协委员”。

  

  热心公益,积极组织社会公益活动

  

  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也是庞进亮平时工作的重要内容,多年来,他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充分调动民建会员企业家做社会公益的积极性,鼓励他们“饮水思源,回报社会”。在他的努力下,民建淮安市委专门成立了社会服务委员会,每年都要开展各类捐资助学、扶贫帮困、敬老爱老等丰富多彩的社会服务活动,其中“关爱贫困大学生”、“思源工程—生育关怀”、“慈善书画拍卖”等活动已坚持多年,逐渐成为淮安民建社会服务的品牌工程。在这些公益活动中,他总是率先垂范,主动参与,带头捐款捐物,为民建会员做出表率。

  今年他又创新地提出了“互联网+社会服务”的新思路,积极尝试利用互联网提高社会服务的效率性和精准性。在今年的“6.23盐城风灾”中,他不仅自己带头捐款,还利用互联网平台号召民建会员为灾区献爱心,在短短的3天内就为灾区捐款、捐物达十余万元,创造了淮安民建社会服务工作的新记录。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多年来,庞进亮怀着一颗拳拳之心,在事业的道路上跋涉着、耕耘着、探索着、追求着,取得令人称羡的成绩。今后,他一定还会用他的朴实无华和坚忍不拔,一步一步地向着理想的追求迈进。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