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叶列 通讯员 孟迎春
一个80后小伙子,学校毕业后南下苏州打工,最终回到家乡,在精密工业制造行业打拼出一片天地,他就是洪泽英普瑞斯精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维亮。
28岁的朱维亮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有一百多名工人,销售额稳定在五百万元左右。“创业艰难,难在开头”,朱维亮回忆,“为了筹措启动资金,我东拼西凑,还拿了贷款才凑齐了四十余万元,买来原材料、冲床设备,租了厂房后,所剩无几。”从采购、生产到管理,他都是一手操办,亲力亲为。
一路走来,朱维亮有许多的泪水和感叹。由于操作培训不到位,最早生产的产品往往都不合格,订单被大量退货,“最后,报废的原材料铜板当做废品被卖掉”,第一个月整整亏了30万元。朱维亮懵了,但困难并没有让他打退堂鼓。痛定思痛,他考虑再三,派遣4个技术熟练的工人赴苏州学习,同时实施计件工资,按照产品合格率来计算报酬,效果立竿见影。几个月后,朱维亮的企业就开始盈利。
由于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头脑灵活的朱维亮把目光瞄准了洪泽实小等学校附近的“陪读妈妈”,“最早的一批十三名工人,就是从附近棋牌室招聘来的”,朱维亮笑着说。走进厂区,一张张员工的照片展现了企业的融洽环境,“我们不仅要为这些‘陪读妈妈’找点事做,多些收入,还要创造一种家庭氛围,让她们快乐地工作生活。”
朱维亮的工厂里,有一名特殊的女工,她带着自己年近80的老父亲来企业上班。“由于老人罹患老年痴呆,无人照顾,家里生活困难,50多岁的女儿就来找我商量。对她的孝心,我很感动,便同意了。家有一老是一宝,如今这位老人就是我们厂里的宝,前几天六一儿童节,我们给老人做了一个蛋糕,老人可高兴了。”
去年底,朱维亮拿出一部分企业利润设置爱心基金,专门用于帮助那些患重病、有困难的员工,“帮不上什么大忙,更多的是体现企业的心意,反哺社会。”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