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姜采蓝 通讯员 丁德昶 周国庆 余海潮
林世民,1979年出生于革命老区盱眙县黄花塘镇,1997年12月入伍,服役于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199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12月复员自主创业,现任江苏源之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源之岭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不畏艰难 从退伍军人到企业家
1997年底,正在南京读书的热血男儿林世民,为报效祖国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军营。8年的军旅生涯练就了他耐劳吃苦、奋勇拼搏的顽强作风,服役期间他先后荣获三等功一次,被团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三次,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回想起那段军旅岁月,林世民说,是部队的生活,让他收获了“坚韧、毅力、团结”这一人生财富,如果没有军营大学的锤炼,也就不会有自己的今天。
正是这种在军营中锤炼出的坚毅品格和理想抱负,让林世民在创业之路上不畏艰难,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现在。2005年12月,林世民服役期满,他选择回到家乡盱眙,并加盟盱眙源之岭物流储运有限公司。2007年,他敏锐地发现,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们对机票、火车票需求越来越大,但盱眙县当时还没有购票渠道,人们想要买票只能到离盱眙一百多公里外的南京、淮安去。他认准创业的时机来了,2007年7月1日,源之岭售票处应运而生。创业之初,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票务中心购票客源少,市场认可度不高。没过多久,制约企业的流动资金不足问题出现了,最艰难的阶段,甚至连员工工资都无法正常支付,也没少受到身边人的冷嘲热讽。但军人出身的他没有放弃,因为他明白自己的责任,要对得起那批不离不弃的员工,所以自己首先不能放弃。没客源他就一个单位一个单位跑。市场认可度不高,他就与员工一起上街道、跑小区分发传单、做宣传,期间遭遇不少挫折、冷眼,但军人的倔强和韧性让他坚持了下来。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源之岭售票处终于在盱眙站稳了脚跟,不断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在获得初步成功后,他没有沾沾自喜,而是继续拼搏。2008年在发现盱眙的安防技术相对落后,而自己的网络工程专业知识刚好可以开展这项业务后,出于军人的果敢,他又开始了新的业务,经过不懈努力,克服万难,成功拿下了盱眙的安防市场。这样的经历还有很多,正是在他这股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拼搏精神引领下,企业发展蒸蒸日上。2009年,源之岭售票处升级为“淮安市电子发展公司”,2011年公司正式升格为江苏源之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10月他又进军餐饮业,成立了江苏源之岭酒店管理公司,在银行和亲朋的帮助下斥资3000余万元重新打造源之岭香江国际大酒店。
不忘初心 安置32名退伍军人就业
林世民虽然早已脱下了军装,但他一直记挂着军营,关注着军人。“对于军人,我有一份特殊的情感”,退伍创业十多年来,林世民从创业伊始便在招聘员工上给予退伍军人特别的优待。无论是早期的源之岭物流公司、源之岭售票处,还是现在的源之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源之岭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无论是中高层的管理、技术类岗位,还是基层的安保、服务类岗位,林世民在招聘的时候总会特别加上一条“退伍军人优先”。在源之岭公司内部,林世民也会对退伍军人给予很多优待,并会对退伍军人进行重点培养。
源之岭酒店管理公司的安保师傅徐乃城不仅是一名退伍军人,还是一位伤残军人。因为残疾的原因许乃城在社会上很难找到工作,林世民听说了他的经历之后,便主动派人联系他,并将他照顾安排到工作比较轻松的源之岭酒店管理公司安保岗位上。
贾红星是源之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程部的年轻小伙子,五年兵役服满后,退伍回到家乡的他一直找不到工作,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源之岭公司工程部招聘员工的消息,便拿着退伍军人证去应聘,找工作时四处碰壁的他在源之岭获得了机会,顺利成为了工程部的一名年轻员工。“源之岭给了我一种在部队时候的亲切感,林总很关心我,经常找我谈话,让我多学习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在我眼里林总就好像我在部队时候的班长,既严格又感到温暖。”
在源之岭公司,像徐乃城、贾红星这样的退伍军人还有很多。创业十多年来,林世民已陆续录用了32名退伍军人,如今有20人都处在公司中高层的管理岗位上。
不忘回报 创业有成反哺社会
富了不忘党的好政策和周边需要帮助的群众。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林世民和源之岭公司始终把残疾人、部队退伍军人、贫困学生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通过县残联平台,或在县残联的牵头带领下,林世民组织人员对残疾人及弱势群体进行探访慰问,把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多年来,公司始终把实施“送温暖工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2013年捐助马坝中心小学学生10000元;2014年捐助天泉湖镇范墩村贫困残疾人家庭18000元;2015年至今由县残联牵头对河桥镇残疾人家庭洪星雨姐弟进行长期捐资助学,每学期5000元,至今已捐资40000元;2015年由城市频道和盱眙网发起,源之岭带头携手县内其他爱心人士向明祖陵贫困残疾人戚家飞家庭一次性捐助20000元;2015年4月在为一名得了白血病的小女孩捐款公益活动中一次性匿名捐助10000元;2017年捐助盱眙县中学10名贫困生每人1000元共计10000元;2017年慰问盱眙县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捐资5000元及生活用品;2017年捐助鲍集镇淮西村村民沈武昌,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共捐助18000元;2018年资助河桥镇淮峰村,为该村集体捐助40000元建设粮食烘干房。所捐资金虽不算多,不惊人,但林世民情系社会弱势群体,一份社会责任和浓浓乡情,赢得社会广泛赞誉。林世民不求名,不为利。作为退伍军人,他对部队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退伍十多年了,但仍时刻牢记部队的培养,不忘为驻军部队、退伍军人排忧解难。每年“八一”期间他都会到县内驻军部队、消防部队进行慰问,每年都会组织公司员工去烈士陵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从一名优秀士兵到企业家,林世民虽然脱下了军装,但他骨子里的那份军人情节从来没有丝毫改变,林世民用他的行动展现了一位复转军人的最美风采。他创办的公司先后获评江苏省质量诚信AAAAA品牌企业、江苏优秀民营科技企业、江苏十佳优秀民营企业等省级称号9项,企业获省级发明专利7项。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