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荫桃
车桥镇金城村王夏氏老人,左邻右舍都说她是个有福之人。的确,98岁的她五代同堂,膝下子孙70多人,最小的曾孙今年已有13岁,老人的儿孙都很孝顺,“疼爱有加”。逢年过节,在外务工、经商、创业的儿孙们都会纷纷赶回老家,给她拜年送礼,看到子孙们个个孝顺,她感到很幸福!
老人虽然已经有98岁,可是她眼不花,耳不聋,思维清晰,口齿伶俐,一家大小几十口人的生日时辰都能说得一清二楚,与邻里之间聊天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当笔者问起她今年高寿多大时,她说:“我还小着呢,才98岁,100岁请你来祝贺”。
勤劳一生,拉扯大6子女
都说王夏氏老人是个有福之人,其实,她这辈子没有少吃苦。老人家共生养了6个孩子,三男三女,在那个年代,日子艰难得可想而知。王夏氏老人说:“我一个农村妇女,除了浑身的力气,没有其他赚钱的本领。但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年轻的时候,我是干田间重活的能手,每年在生产队拿头等工分,之外还偷着搞点副业养家糊口”。重活行,家务事更是一把好手,白天参加劳动,晚上还要为孩子缝缝补补。特别是到了寒冬腊月,她常常挑灯夜战,让一家老小以崭新的面貌过年,再困难的年景,她都要想方设法为孩子们过年从头到脚来点新。老人家的心态特别好,对生活总是充满信心,硬是用一双勤劳的手撑起一个家,把6个子女拉扯大。
“我母亲这么长寿,跟她爱劳动有很大的关系”王夏氏的二儿子说。老人家一辈子都闲不住,年轻时干农活是生产队有名的标兵,她只做不说,一直到现在还帮我们忙家务,家前屋后,一年四季都种植各种蔬菜。她常说:“人勤地不懒,自己种的蔬菜吃了身体筋骨好”。
晚辈孝顺,老人长寿
王夏氏老人一辈子为儿女操劳,尤其是前几年老伴去世后,儿女们更是心疼她,子女们怕她感到孤单,儿媳经常同她说说话,陪她出去走一走。老人常说:我健康长寿和儿女的孝顺是分不开的。老人的六个子女大多数都在外地,她随二儿子一家生活在老家,儿子媳妇对她很孝顺,一天三顿按时就餐,并按照老人的要求和保健知识,早上吃得饱,中午吃得好,晚餐吃得少。睡觉之前还给老人泡泡脚,揉揉腿,然后让她看看电视节目,每晚9点之前准时入睡。
“我妈从不挑食,平时我做什么,她就吃什么。不过我妈不太喜欢吃肉类东西,更喜欢吃蔬菜。反正我做饭也是尽量按照我妈的口味来。她喜欢吃什么,我就给她做什么,尽量注意她的营养平衡”,二儿媳说。
儿孙们虽然不常在家,可总惦记着家里的“老祖宗”,平时总能打个电话,问个好,回来时都是大包小包地往家里带,各种吃的喝的用的一应俱全。“他们对我好得很”,老人家乐呵呵地指着身上的服装说:“他们买了很多衣服和鞋子给我穿,都很舒坦”。二儿媳说:“我妈是我们全家的宝”。王夏氏在外工作的孙子每次回家看奶奶,也不忘给奶奶洗脚、剪指甲。
孝敬老人,已成了王家的“传家宝”。在孙子的影响下,王夏氏的曾孙子对太婆更进一步。“我也会给太婆洗脚,穿衣服啊,我最爱太婆”。每每听到曾孙子这话,老人家脸上就笑开了花。
二儿媳还向笔者介绍,老人家一辈子性格开朗,心地善良,待人平和,从不与人争吵。“福气福气,有福就要受得住气”是老人家的口头禅。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老人家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影响,王家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儿孙兴旺,一代更比一代强。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