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我市农村改革持续深化

 

  ■记者 唐筱葳 通讯员 宋海军 汪凯

  本报讯  今年以来,我市按照确权、赋能、搞活的思路,围绕承包地和农村集体资产两条主线,着力构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综合服务平台,持续推进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活力动力有效激发。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全市8个县区116个乡镇(办)1344个村17158个村民小组82.5万户农户颁证到户,涉及农户家庭承包地块369.6万块、二轮承包合同面积458.3万亩、实测确权面积567.5万亩;在全省承包地确权登记数据库通过汇交质检的29个县(市、区)中,我市占8个,在全省率先以市为单位完成确权颁证工作。在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的基础上,推进成果应用,放活土地权能。今年以来,全市有5个县区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新增抵押贷款3296万元,累计3.77亿元。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稳步推进。落实《关于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的意见》,重点开展租赁、联耕联种、土地股份合作、农地入股、互换并地、托管、返租倒包、园区化经营等8种经营模式创新试点,积极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经营权,实施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改革,推动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今年以来,全市通过产权交易市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2.15万亩,累计流转土地面积近341万亩,占确权颁证实测面积的60%。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发展。加强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和运行监管,健全家庭农场管理服务制度,开展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联创活动,引导家庭农场规范发展。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家庭农场284个,全市家庭农场总数突破4000个,创成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422个。强化运行监测,培育示范典型,着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创新发展,累计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总数达10237个,年报公示率为90%,已创成773个市级以上示范社。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目前全市所有村均已启动实施。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集体股份制改革,推动农村资产“确权赋能”,增加农民和村集体收入,全市累计共有136个村开展试点,其中103个村基本完成。全面推开村级财务阳光监管改革,构建“财政所管理资金+第三方代理记账+农经站日常监管+纪检审计监督”的村级财务监管新模式。目前,全市119个乡镇、1514个村基本完成改革工作。

  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全省领先。出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指导性意见,强化组织推进和服务指导,规范服务流程,保障产权流转交易公开透明,扩大流转交易规模,促进产权优化配置。截至6月底,全市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累计交易项目12408个,累计成交金额56.9亿元,溢价金额1.25亿元。

  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巩固主要种植业保险,扩大高效设施农业保险覆盖面,探索开办土地流转履约保证、涉农贷款保证、池塘淡水小龙虾养殖、生猪价格指数、水稻产量、水稻育秧等新险种,有效增强农业抵御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能力。目前,全市小麦承保面积344.72万亩,农业保险保费总收入16045.92万元,其中高效设施农业保险保费占比52.62%。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