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陆彦平 通讯员 刘国昌
本报讯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为引领,突出以农民集中居住为抓手,加大组织推进和投入力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优化空间布局。积极推进乡镇布局优化,计划将现有104个乡镇调整到57个左右,乡镇平均户籍人口超过6万人、镇区常住人口达到1.7万人、面积145平方公里左右,达到省均水平。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对镇村布局进行调整,以28个片区发展规划、5个功能片区规划为引领,力争用3-5年时间,打造2534个“重点村”、“特色村”,其中打造100个左右美丽乡村,近期重点推进15个省市级特色田园乡村。
推进集中居住。围绕镇村总体空间布局,计划未来五年,全市共规划布局328个集中居住点,引导10万农户进城入镇,基本实现一般村有条件的农民全部集中居住。今年计划在78个乡镇、161个村全面启动兴建集中居住点106个,搬迁农民25163户。
促进产镇融合。将城镇分类为综合发展镇、工业特色镇、农业(生态)特色镇、旅游特色镇四种类型,依托片区优势产业、规模园区、特色载体,以镇为承载和服务中心,(下转A2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