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军民鱼水情

 

  ■高习前

  在1997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江苏人民革命斗争群英谱盱眙分卷里,收录了河桥镇23名为抗战和解放战争所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代表。1948年12月,河桥战斗胜利赢得了盱眙全境解放。六十年代初和七十年代初,先后有两支军队进驻河桥镇打石山和黄龙村。因此,河桥镇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老区。多年来,河桥镇与驻军发扬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使军民鱼水之情光大了半个多世纪。在这期间,该镇和驻军部队多次被淮安市委、市政府、淮安分部及盱眙县委县政府授予双拥工作先进单位。

  官兵就是亲人,

  为他们办实事理所应当

  “官兵就是亲人,为他们办实事理所应当”。在河桥镇民政办会计岗位上工作了32年张永明,对部队一茬又一茬的子弟兵感情很深。他说:“说远了我记不清楚,但近三十年来镇里每年都要投入好几万元经费用于开展双拥工作”。该镇党委常态化建立议军制度,每年都召开一到两次双拥工作大会,经常开展双拥工作座谈会。年初与驻军官兵座谈,了解部队却什么,需要地方做什么。

  “早年,部队出行的道路坑坑洼洼,尤其夏季暴雨多发,路面经常被山洪冲毁,给部队建设和官兵生产生活带来不便。2004年下半年,镇村投入人力、物力,为部队扩宽路面、铺设路基,次年将这条路铺成5米宽的水泥路面,并命名为‘双拥路’”。 时任该镇黄龙村党支部副书记的丁乃权如数家珍讲述地方政府和群众为部队做实事的亲身经历。这条“双拥路”建成后,为驻军创造了出行条件,方便了地方群众的生产生活。

  多年来,该镇先后为驻军官兵打深眼井、铺设管道安装自来水;通有线和数字电视,开通通信网络;送去电视机、电脑、及篮球架,改善官兵文化生活;送去空调、电冰箱等厨房用具;组织人武、妇联、共青团、学校以及有关单位,利用节假日到驻军送温暖、搞联欢,给官兵送去猪肉、米面、食用油、西瓜、水果等食品,丰富官兵生活,增进军民友谊。

  ??关爱优抚对象,常态化开展关爱送温暖活动

  “感谢党和政府时常惦记俺们。”每年春节、“八一”等重大节日,该镇党政主要领导都要带上生活物资或慰问金登门看望慰问茅湖村抗战老战士丁伦国、龙泉村伤残军人蒋友芝(老人前年已经过世)等全镇优抚对象。每次上门,老前辈总是连声感谢政府的长期关心照顾。丁伦国17岁参军打鬼子,转战大江南北,曾安全护送方毅将军从苏北过长江,立下战功。蒋友芝在淮海战役中身体多处负伤,儿子蒋长江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腿部中弹,造成伤残。多年来,该镇把丁伦国与蒋友芝父子作为重点优抚对象,千方百计帮助他家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每到重大节日,镇政府都要送来吃的、用的,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关心丁伦国和蒋友芝父子,是该镇关爱优抚对象的一个缩影。多年来该镇始终关心伤残军人、复员军人、病退军人、两参人员、复员军人以及老革命的遣孀等优抚对象。重点解决优抚对象的生活困难问题。

  鱼水情深,

  子弟兵代代相传为地方百姓行善事

  多年来,驻军官兵以饱满的热情开展“拥政爱民”工作,主动与地方机关单位、企业、中小学校、附近村组建立共建对子,利用节假日开展各种联谊活动。先后多次参与地方组织的重大文娱活动,官兵多次深入村庄、学校开展卫生服务、国防教育、送文化活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文化生活枯燥,看电影是一件十分稀罕的事情。但要想隔几天看一场电影却是乡亲们不敢奢望的。然而部队每周都放电影。为了照顾乡亲们看电影,部队把电影场设在军营外面空旷场地上。子弟兵太阳老高就将银幕挂起来,有意告知在地里干农活的乡亲们。好让他们早点收工来部队看电影。春节期间,部队储备很多影片,丰富节日文化生活。领导担心老百姓在室外看电影受冻,把电影场移到仓库里,白天晚上连续放映,保证老百姓温暖看电影,幸福过大年。

  半个世纪以来,部队官兵为地方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该镇龙泉村老支书蒋久成当年与打石山部队子弟兵建立了深厚感情,至今他同几位转业退伍的老兵保持“军民友谊”。他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百姓缺吃少穿,生病就医没有保障,当时老百姓得了疟疾和阑尾炎都能失去生命。正因为有了驻军部队这座靠山,有了部队军医的救死扶伤,挽救了许多父老乡亲的生命”。说完,他还举出了亲身经历的几个实例。

  多年来,驻军部队除了帮助地方百姓就医,驻军数千次出人、出车,义务支持地方开展农业生产、修路建桥。多次帮助地方抗洪抢险,无偿运送抢险物资、建设物资等。为群众挑水扫地,砌墙建房。帮助治理村庄环境。若干次向地方百姓赠送钱物,帮助贫困农户克服生产生活困难。积极开展双拥共建,近年与黄龙村共同创建“双拥一条街”;创建河桥战斗纪念碑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了军训基地,无偿帮助中学生开展军训活动。真的是“好事做了一火车”。如今,现代化强军需要,驻军官兵精简。但军民鱼水之情永远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