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刘 华 宋莹莹 管伟法
通讯员 刘岳文
7月中旬,记者来到涟水县涟城镇城东社区采访,社区党总支书记汪正军讲述的一名低收入户在社区帮助下租地种菜,最终靠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的故事,引起了记者进一步采访的兴趣。
“他叫朱寿高,刚好在菜地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在汪正军的陪同下,记者一行来到路边的一大片菜地,远远看见一个人正在烈日下整理丝瓜架。看到我们过来,朱寿高抹了一把汗说:“9点多才卖玉米回来,把丝瓜架理理,点豆角。”
记者细看眼前的一片菜地,好多玉米都倒伏了。朱寿高说,前几天一场暴雨,风刮得特别大,玉米倒了一大半,掰下来的玉米卖相不好,人家卖两块钱,自己只能卖块把钱。说起玉米,朱寿高语气里满是痛惜。但抱怨无益,勤快的朱寿高抓紧把能清理的地块清理出来,种上辣椒、茄子、豆角等作物,好弥补些损失。
汪正军告诉记者,朱寿高属于典型的因突然变故导致的贫困。8年前,朱寿高从制帽厂打工回来,在自己家里开了一个小印染厂,面积有150多平方米,接大厂忙不过来的订单,高峰时一天就能接万把块的订单。朱寿高自己接货、送货,虽不算是大富大贵,但也吃喝不愁,一家人日子过得很不错。
但2012年遭遇的一场车祸,让朱寿高的家庭开始走下坡路。他送货时被汽车撞伤了脊椎骨,住院四个多月,(下转A2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