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镇西村:

 

  ■记  者 王健全 王正道

  杨  尚 谭  鑫

  通讯员 黄  洁

  “村集体欠债127万元,每年光还利息就要好几万元。”过去的淮安区钦工镇镇西村,是实实在在的薄弱村,如此重的负担就像一块巨石压在镇西村的肩上。

  2013年,村委换届,支中海被选举为村党总支书记,“两年,债不还掉,我就下台。”面对全村父老乡亲,支中海立下“军令状”。

  “首先要解决村民的收入。”支中海将记者带到村北的天裔鸽业,他介绍,天裔鸽业一期用工160多人,二期投产后,用工起码300人以上,每人每月3500元以上收入。一期流转土地407亩,二期流转160亩,每亩地租金1450元/年。60万元扶贫资金入股,每年按16%分红,就是9.6万元。“我们尽可能多地介绍低收入农户或者是没有外出打工条件的村民来这里打工。”支中海说。

  鸽舍里,村民颜士淮正在清洁鸽笼,“每天早上6点半来上班,11点下班,在厂里吃工作餐,休息到下午1点半上班,6点钟下班。主要就是收鸽蛋、喂鸽子、清理鸽笼,活比种地轻巧。”2016年10月份进厂的颜士淮已经是带班负责人,负责巡查28个鸽棚,每个月收入5000元。让他最为满意的是,厂子离村子只有一两百米,脚一抬就到了。

  “这个厂子确实好,不上夜班,活也不重,工资按月到时间就发,一天不耽误。”村民们纷纷称赞。

  村民陈雪华,上有七八十岁的老母亲,下有10岁的儿子,妻子离家出走,穷得家徒四壁。进了这个鸽厂,陈雪华每个月有了3600元左右的务工收入,一下子解决了生活的燃眉之急。

  “去年脱贫85户,今年脱贫53户,明年肯定全部脱贫。”支中海信心满满。

  在帮助低收入群众脱贫的同时,村里的招商引资也如火如荼。家纺厂、蔬菜厂、奶牛场、养殖场、彩印厂等,10来家企业相继落户,给村里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

  在一个村子里,有10来家企业,是个不小的数字。如今的镇西村,不仅早就还清了债务,每年还支出几十万元投入民生项目,账上还有50万元的“余粮”。该村已连续五年全镇考评第一。

  4公里长的村公路绿化亮化、大寨河风光带建设、农田水利……一项项民生项目逐次铺开。“我们这个村,可以说‘一年一个样’。”村民们喜笑颜开。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