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杜勇清 通讯员 赵龙
6月22日,早上八点刚过,位于淮阴区棉花庄镇大福村的“文艺葡萄园”已是欢声笑语,30多位市民正忙着摘葡萄。葡萄架下,园主人文建军来回穿梭,一会儿拿箱子,一会儿递剪刀,乐得合不拢嘴。
文建军种植葡萄已有10年光景。他种植的“阳光玫瑰”葡萄品种,不仅个大肉紧、酸甜可口,还带着浓郁的玫瑰芬芳,广受市场青睐。“40亩地,除了‘阳光玫瑰’,还有‘夏黑’,不仅前来采摘的市民络绎不绝,而且还要忙于向华润苏果、大润发等各大超市供货,”文建军说,照今年行情,赚个百把万没问题。
腰包鼓了,文建军最想感谢的是棉花庄镇党委、政府。“前几年,我种的都是普通葡萄,遇到行情不好,忙上忙下一年,连本都收不回来,不得不出去打零工贴补家用,”文建军回忆说,“2014年倒春寒,葡萄产量骤减,是棉花庄镇政府帮忙垫资重新搭的大棚,看我忙不过来,他们又跑东跑西帮我招工。”
镇里的好,文建军越说越带劲:“去年,镇政府从省农科院请来专家,手把手教我们种高品质葡萄‘夏黑’、‘阳光玫瑰’,全镇种了有上千亩,一炮打响,我那20多亩地赚了50多万元。”有了这桶金,文建军在葡萄园基础上搞起了多元化经营,新上了桃园、西瓜园、垂钓园、水上漂流等多个乡村旅游项目。
再过几天,由棉花庄镇举办的生态采摘文化节即将拉开帷幕。“到时候,‘夏黑’、‘阳光玫瑰’都将进入采摘节产品展示区,‘文艺葡萄园’也被列入采摘节的一个采摘点,我的葡萄园还得‘火’,”文建军说,“饮水思源,镇党委、镇政府为了帮助我们致富,没少操心,我们可不能掉链子,明年我要再扩大30亩,卯足劲干出个样子!”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