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 者 宋莹莹 通讯员 徐晶晶
实习生 黄晓倩
本报讯 2014年,省水利厅启动实施“美丽库区、幸福家园”建设项目,盱眙县围绕自身丰富的山水资源,在全县范围内精选陡山村、茶场村、高庙村和星星居委会四个移民村居,试点成片整村推进“美丽库区、幸福家园”建设,在改善乡村环境、丰富群众生活、带动村民致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项目建设之初,盱眙县就重点着眼“群众需要什么、群众乐意什么”做规划,并确定将环境改造、产业引导、文化扶持作为移民建设的三个关键点,通过加强水系整治改善水生态环境,实施道路硬化提升通行能力,强化村庄整治美化村庄环境,实现了“库区水美、移民村美、农民和美”的建设目标,在群众中引起了共鸣,赢得了广泛支持。
环境改造让移民村居美起来。盱眙县现有大中型水库移民20481人,分布在20个乡镇(街道)177个行政村,其中主要集中在桂五、旧铺以及天泉湖等乡镇。该县按照五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标准,对四个“美丽库区、幸福家园”建设项目进行改造提升,整合水务、住建、交通、环保、旅游、财政等多部门资金和政策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移民村居建设。共铺设污水管网6972米、雨水管道3286米,道路硬化、黑色化6.85万平方米,新建排水渠2986米,整治水塘2.5万平方米,改造绿化3.6万平方米,改造户厕94座、新建公厕8座,整治居民外立面、院墙468户,增设太阳能路灯258盏,实现了项目区村庄设施“六化”,即水质净化、道路硬化、植被绿化、建筑美化、灯光亮化、融合古今文化,提升了乡村品位,赢得了百姓认可和支持。
产业引导让移民钱包鼓起来。为带领村民致富,盱眙县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等方式,引导村民利用自身优势,走出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特色致富路。在抓好“美丽库区、幸福家园”建设项目的同时,同步谋划项目周边的土地流转,谋划调整产业布局,让移民群众宜居的同时做好富民产业的打造,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到项目带来的成果。其中,陡山村通过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直接带动全村300余人从事农家乐、乡村旅游等三产服务,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带动农户人均增收2000元。茶场村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提升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采茶、品茶、购茶,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文化扶持让移民生活乐起来。盱眙县在陡山村、茶场村、高庙村和星星居委会先后建起了大戏台1座、居民休闲广场12处、小型活动健身场所6处、休闲文化长廊8处,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在星星居委会,每天傍晚,村民们都聚集在健身广场,或者聊天拉家常,或者跳广场舞。在外打工的陡山村村民华国海说:“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在外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他们,如今村里的生活环境变好了,我们在外也安心了。”在茶场村,每到傍晚,众多村民雷打不动聚会在活动广场文化长廊,品品当地雨山茶、拉拉二胡、唱唱小曲、下下象棋,生活悠闲而惬意。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