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龙虾大王”的梦想“三部曲”

 

  ■记者 季明稳 通讯员 滕保荣

  梦想,很远也很近;创业,也难,也易。

  1998年,初中毕业、身患残疾的农民张太明艰难创业,从一个起早贪黑的“龙虾小贩”一步步成长为远近闻名的“龙虾大王”。20年间,令人艳羡的成功没有让他停下前进的脚步,奋斗中他的梦想不断升华——从个人创业的梦到产业发展的梦再到乡村振兴的梦。

  党的十九大后,乡村振兴大潮初起,“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蓝图,让已是金湖太明龙虾餐饮集团董事长的张太明更加坚信,梦想成真就在未来不远处。

  不久前,张太明转战乡村旅游市场,新投资的荷花荡民宿项目已开工建设。有了乡村振兴战略“撑腰”,张太明的胆子更大,步子迈得更快,他要做金湖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永不言败,书写抗争命运的创业人生

  茅盾说:“命运,不过是失败者无聊的自慰,不过是懦怯者的解嘲。”

  张太明没有选择做一名懦怯者。

  1985年,家境贫寒的张太明初中毕业便被迫放弃学业。“要文凭没文凭,要体力没体力,连外出打工都是一种奢望。”17岁的张太明茫然无助。为了生计,张太明种过地、养过鹅、卖过树,还当过司机。而这些,仿佛是命中注定的安排,平淡更平庸。在忙忙碌碌中,张太明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1998年,三十而立的张太明选择了创业抗争命运、改变人生。

  创业的想法源自一次菜场的“偶遇”。1998年,驾驶员张太明跟随单位到南京出差,闲着无事的他到附近菜场闲逛,当看到有人为收购龙虾而互相抬价时,生在水乡的张太明大感新奇。“在金湖无人问津的龙虾到南京却成了‘香饽饽’,看来这龙虾有市场。”看到商机,张太明说干就干,果断辞掉在机关单位开车的工作,干起了贩卖龙虾的生意。

  收购龙虾的季节,张太明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在湖区、塘口奔走,一天忙下来,甚至顾不上吃顿像样的饭。拼搏一年后,苦尽甘来,张太明不但还清了创业时的借款,还挣到了3万多元,掘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两年后,张太明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次转折。“当时龙虾逐渐被本地人认可,走上大众餐桌。”张太明回忆说,看到新商机的他又心动了。2000年,张太明在镇上买下一处临河房产,办起以烧制龙虾为主打的“太明饭店”。此时,张太明与太明龙虾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

  2005年,凭借独创的“太明蒜泥龙虾”,张太明筹资在金湖县城开办了太明渔村、太明生态园大酒店。随后,他又在无锡、太仓、南京等地开设多家连锁店。一时间,金湖太明蒜泥龙虾火遍大江南北,张太明也成了远近闻名的“龙虾大王”。(下转A2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