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健全 刘华 杜勇清/文
记者 曹政/图
76岁的林克华没有想过,自己这把年纪还能跟着同村晚辈、“大老板”胡军沾光,在家里开起茶馆,靠卖茶水、冰棍、饮料,每天轻轻松松就有百十元收入。“最多的一天,赚了上千元,”老人说,“这‘金鸡坨’,现如今又成了个‘金窝窝’。”
在汉语中,“坨”用于地名时,意为“地块”。而老人口中的“金鸡坨”,即为今天的涟水县红窑镇夏楼村。据夏楼村原党总支书记时培国介绍,“金鸡坨”的由来,源于该村祖祖辈辈乐道至今的一个传说。相传,明朝万历年间,有一徐姓贡生因水患举家迁至一处地势颇高的土坨。洪水退去,徐家定居于此。其妻在耕种返家途中,偶遇一通体金光灼灼的五彩锦鸡,带回饲养。此后,徐家年年五谷丰登,所生五子全部及第登科。徐家感念“得金鸡,行大运”,将这片土坨命名为“金鸡坨”。
不过,传说终归是传说。在时培国看来,近十年间,夏楼村的发展尽管已经起步,但步子还不够快,后劲也不够足,尤其缺项目,全村2900多人守着“金鸡坨”,一直在“爬坡”。好在几年前,夏楼村终于甩掉了“省定经济薄弱村”这顶“穷帽子”,去年村集体收入首次达到5万元,全村1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71户已断了“穷根”,实现了脱贫。
事实上,夏楼“金鸡坨”,“好戏”才“开锣”。去年3月,时年45岁、常年在外搞建筑工程的夏楼村能人胡军,在镇、村干部动员下返乡创业,回村投资上马“金鸡坨生态农庄”项目。“分三期实施,总投资1.2亿元,绝对算‘大手笔’,”新到任夏楼村党总支书记宋澳洲告诉记者,(下转A2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