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正芳
本报讯 步入泾口镇初级中学校园,一副“明理、博学、荣校、报国”励志横幅,便映入你的眼帘,窗明几净的教室,靓丽整洁的环境,有条不紊的秩序,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你立即感受到该校浓浓的精细化管理气息,目睹了该校“循环——差异”式教学结出的累累硕果。
德育为首,精细学生管理。去年8月,胡万春校长到任后,便扑下身子与全校30多名教职工促膝谈心,了解广大教师的愿景,斟求学校发展的建议,集思广益,提出了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从班主任抓起。自开学以来,该校举办了4期班主任培训班,针对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拿措施,下猛药。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校长胡万春的讲座,提高了班主任与问题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4月份,该校组织班主任去盱眙等地学习,使班主任开阔了眼界,吮吸了营养。关注养成,从小事做起。该校对学生的行为和言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利用班会和各种集会,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从就餐、就寝、坐姿、走形等细微处入手,进行了全面规范和要求。凸显载体内涵,从活动源头抓起。学校各项活动,既有形式又有内容,文明习惯养成从爱惜粮食做起,感恩教育从家务做起,法制教育从守规做起,民族精神从爱校做起。尤其是周一美文在线,周二硬笔书法,周三校园之声,周四武术长拳等大课间活动,陶怡了学生情操,迸发了学生激情。以身立德,从我做起。校长成为班子的榜样,班子成为老师的榜样,老师成为学生的榜样,已成为全校一道亮丽的风景和德育工作的润滑剂。
深化教改,精细教学管理。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而教学质量又是学校的生命线,为把这项工作做细做实,该校以制度为保障,进一步完善了绩效考核方案、各种相关制度和教学常规要求,通过制度约束教学行为。重新改组管理体系,实行一对一精细化管理,该校针对生源不足,规模不大的现状,对原有的组织结构进行适当调整,以班级为圆心,任课老师、年级组、各部门形成同心圆,众星捧月,捆绑考核,实现了学生成长,老师成熟的可喜局面。高正平、汪付林、陈海江、葛亚东、唐殿柱等多名教师成为市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潘建军、李长洪、邵志勇、张喜平、朱艾娟等老师,在市区优课评比中多次获奖。教务主任黄大勇的《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教师随笔,在全国核心期刊——《校园英语》发表。以教研为抓手,向课堂要质量。近年来,该校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每周坚持雷打不动的半天教研活动,学习教学理论,探讨教学途径,交流教学体会,并以“循环——差异”课堂为突破口,以“上、听、评”课活动为切入点,助推高效课堂的构建,教改教研参与率100%,全校100余篇教学论文获奖和发表,有20多名教师在市区优课评比中获奖。以过程管理为重点,杜绝教学事故发生。学校实行值日领导逐日督查,教务处随机抽查,教研组每周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服务育人,精细后勤管理。后勤员工立足服务学校大局,倾心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一年来,在后勤员工的积极协助下,该校先后更新了各班的学生规范、班风条幅,增设了各班的每周之星标牌,使校园的每块墙壁会说话,每寸地面能育人。同时,该校对所有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和设施进行全面过堂,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为方便学生洗浴,学校积极筹集资金,兴建了师生浴室,预计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营造了教师舒心,家长放心,学生安心的良好氛围,该校后勤员在做好服务一线教师的同时,精心安排学生的一日三餐,为确保食品安全,该校严格采购流程,规范操作行为,不留安全隐患。
春种绿色,收获秋的金黄;常播希望,获得动人的阳光。泾中人,正在播种绿色和希望,也收获着喜悦和成功。几年来,该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平安校园,淮安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淮安市校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淮安区精细化管理先进单位,初中教学质量奖等多项荣誉。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