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治理更见实效 社会更加和谐 牢记使命 忠诚担当 奋力谱写淮安品质政法建设新篇章

——2018年全市政法工作亮点回眸

2018年,淮安政法工作硕果累累、精彩纷呈,给老百姓带来的是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18年全市公众安全感达97.54%,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三年实现持续攀升的设区市。

回眸这一年,全市政法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高质量发展主线,紧盯走前列目标定位,聚焦“五抓”路径、实施“四大活动”、重推“五大工程”,推行“全局化统筹、项目化建设、责任化落实、智能化支撑”工作方法,扎实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过硬队伍建设,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先后有6个全省现场会在淮召开推广淮安有关经验,我市连续两年获评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

【亮点一 护航发展大局展现新作为】

实施法治护航实体经济发展工程,法治护航实体经济“1+4”模式全省推广,“律企同行”成为淮安公共法律服务领域首个“国”字品牌。积极履行文明城市创建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分指挥部职责,部署开展老旧小区专项整治“六大攻坚行动”“百日攻坚突破行动”,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均达100%。实施生态保护司法绿坝工程,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创新采用增殖放流、补植复绿等判决方式,生态司法保护工程被评为全省首批优秀法治实事项目,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宣传推介。

【亮点二 扫黑除恶斗争取得新进展】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坚持“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要求,紧扣人民群众安全感、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基层政治生态“三个明显提升”目标,聚焦线索摸排、重点案件侦办、重点领域整治、反腐破网打伞、基层组织建设“五大关键环节”,全力推动斗争深入开展。共摧毁黑社会性质组织5个,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20个,破获涉黑涉恶案件409起,工作绩效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刑事案件、八类主要刑事案件、侵财案件呈现发案下降、破案上升“三降三升”良好态势。

【亮点三 网格化治理打响新品牌】

作为全省首批、苏北唯一网格化治理试点市,全面建成以“一张网络托底、一支队伍巡查、一个中心调度”为架构的网格化体系,全市共划分网格5979个,配备网格员6330人,县乡村三级全面建成网格服务管理中心,清江浦区自主研发的“全要素网格通”成为全省通用版本。全市网格员累计采集上报信息1262.4万条,为市县两级法院提供执行线索3015条,协助执行案件2117件。全市共办结各类事项623849件,办结率达98.42%,居全省第三。网格化治理经验被省委办公厅《信息专报》和省委解放思想大讨论《简报》专题推介。

【亮点四 智慧技防建设打开新局面】

全面启动升级版技防城建设,全市累计建成社会面监控摄像机25万台,形成了“环主城区、环市域、临时堵控点”三道电子防线,实现学校医院、机场车站等55类重点部位全覆盖。洪泽、盱眙率先通过省升级版技防城考核验收,全省“智慧技防”建设现场会在洪泽召开推广我市经验做法。在全省率先建成“物联网电动车防盗系统”,建成信号接收基站2000多个,发放防盗车牌13万余套,电动车被盗案件发案高、破案率低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亮点五 “四频一网”打造新平台】

6月26日,我市举行社会治理“四频一网”应用平台开通仪式,标志着集“系统集成化、应用聚合化、指挥可视化、安民便捷化”为一体,纵贯市县乡村四级,横跨司法、信访、公安等部门的综治视联综合应用平台正式启用。“四频一网”项目坚持市县镇村同步建设,3个市级、13个县区级、140个乡镇级、1687个村居级共1843个点全面贯通,实现了综治视联平台市、县、镇、村四级全覆盖。平台的建成,有效实现了治安巡查实时化、上下联动扁平化、指挥调度可视化、便民服务便捷化目标。

【亮点六 矛盾多元化解迈上新台阶】

推进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法治化,将稳评作为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重要决策的法定刚性门槛,共完成稳评项目628个,暂停和不予实施项目17个。实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深化工程,县乡村三级调处中心全部依托同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两级法院和基层法庭、派出所全部建立派驻式调解室,政府重点部门广泛建立行政调解室。信访评议庭制度全面推行,发展调解类社会组织326个,共成功调解矛盾纠纷65139件,调处成功率99.97%,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前三。“无讼村居”创建经验作为全国仅有的8个典型案例在央视一套播出,医患纠纷调解“1+6”模式被新华日报报道推介。

【亮点七 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探索新路径】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