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廉洁家风”与“清风正气”

■刘岳文

《孟子》中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廉洁清正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好的家风在营造社会风气乃至在端正党风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个家庭是一滴水,只有每一滴水清澈明净,方可汇聚成透彻洁净的河流。一个人如一棵树,唯有在风雪雷电中傲然屹立,在繁花诱惑下不为所动,才能真正长成一棵亘古的松。

诗书传家远,忠厚继世长。“家风”乃是一切文明所共同珍视、追求的最重要的社会价值目标之一。伟人从来家风好。周总理没有子女,但他对直系亲属的要求非常严格,制定了“十条”家规。他对亲人的爱,首先表现在严格要求上。新中国成立后,他动员侄子报名参军,支持鼓励侄女报考师范专业,因为这些都是当时国家急需的。原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对家人的要求也十分严格,不让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占一点便宜。虽然他的职位一直在动,而他的妻子杨力求的工作单位却只变动过一次,就是从湘西市新华书店调到湖南省新华书店,职业仍是营业员。他的儿子在湘潭大学读书时,一次郑培民从长沙去湘潭开会,正在家中休假的孩子想搭便车去学校,立即遭到父亲的严厉拒绝。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党员干部而言,家风正,则作风正,就能为廉洁奉公提供精神支撑;相反,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势必形成亲属之间互相感染、恶性循环。事实上,家庭幸福,不在名车豪宅;子女多福,不在钟鼓馔玉。如果缺少健康的价值观,财产再多,权力再大,也可能会带来灾难。因此,践行家风价值观,等于给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加装了“安全阀”。

何为廉洁,“廉”就是不贪,“洁”就是没有污垢。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回溯历史,我国封建历史中许多王朝的衰败,都与不廉政密切相关。回溯中国共产党的历程,无论在枪林弹雨的革命岁月、意气风发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万象更新的改革开放新时代,都能始终把保持廉洁、反对腐败放在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突出位置。奢靡之风吹起,卷起的并不仅仅是表面的尘埃,带坏的是社会风气。因此,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工作人员,都要明白,廉洁修身应是本色。本色,自不需要掩饰做作,不要那些形式主义,当发自内心。康德曾说,世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引起人们内心深深的震动: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以心为本,心中清正,人自然清正。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相关推荐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