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讯 员 范志坚 张 欢
融媒体记者 季明稳
项目强则产业兴,产业兴则经济强。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明确实施重特大项目攻坚突破。对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沙杰表示,该局上下将认真贯彻市“两会”精神,举全局之力,助推重特大项目实现突破,力争新培育1户销售超百亿的工业企业。
以更大的力度招引大项目。市工信局将重抓“三新一特”主导产业招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重特大项目系列招引活动。参与举办第二届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组织食品产业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会。分别赴粤闽浙、苏沪开展“三新一特”重特大项目招商周、“一区两带”央企(北京)对接等活动,加大对上争取力度,谋求国家战略性重大项目布局淮安。推进我市跨区域产业协同招商,在全市成立跨区域“三新一特”产业专业招商组,突出淮阴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苏淮高新区、盱眙县、清江浦区等五个主导县区(园区)重点招引主导产业重特大项目。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内资项目200个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
以更快的步伐建设大项目。为推动重特大项目早落地、早开工,今年市工信局将组织开展全市重特大项目集中开工、新招引项目集中签约等活动。继续推行“六位一体”,即月度督查、三榜通报、季度验收、半年观摩、年底考核、三年质效跟踪工作机制,争取将30个投资超10亿元重大项目纳入全市高质量跨越发展目标考核体系,推动德淮半导体、时代芯存、庆鼎精密电子、澳洋顺昌三期、中信华电子等全面投产,推动比亚迪智能制造、旺旺食品四期等加快建设。全年新开工投资超亿元项目150个、新竣工设备投资超千万元项目100个。
以更实的举措服务大项目。今年,市工信局将以更大力度开展“158”骨干企业培育活动,针对不同量级、不同类型的企业,突出问题导向,科学分类施策,助推骨干企业持续投资。分别制定“三新一特”四个产业差别化扶持政策,个性化支持每个产业加快发展。深入落实国家和省市降成本政策,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深入推进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对企业重特大项目分级评价并实施差别化政策,提高投资产出效益。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