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市财政系统强化措施激活存量资金

■马剑

去年以来,我市财政部门认真落实中央、省关于激活财政存量资金要求,制定《关于进一步提高市级财政支出进度 加强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的通知》等文件,打出“建、抓、盘、调、严”组合拳,努力实现“五个”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建制度,促进财政管理优化。围绕财政中心工作,构建对每一笔财政资金、每个财政岗位全覆盖的制度体系,实现全天候、多方位立体交叉的制度约束,以制度建设促进财政管理改革。创新构建“1+2+X”制度体系,制定3大类25个文件,有力地促进了财政管理提质提效。

二是抓进度,促进财政支出提速。全市建立按月通报支出进度和局内支出处室支出实绩与年终考核挂钩机制,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主动与相关部门会商,做好全程跟踪服务;强化对县区的工作督导,上下级财政同向合力,不断提高预算执行进度。

三是盘存量,促进财政资金提效。全面清理结余结转资金和往来专户沉淀资金,摸清底数、查明原因,分类制定消化对策,大幅降低结余结转资金规模。2018年,市本级财政一次性收回计划结余资金1亿元以上,提高了预算执行效率,有效缓解了收支矛盾。统筹预算资金和专户资金,将所有资金纳入预算统筹安排,增强了政府资金调度和调控能力。创新企业扶持政策,建立市重点产业投资基金,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提高财政资金投入产出效率。

四是调结构,促进财政项目提质。从完善预算编制、改进专项资金分配等方面入手,着力构建长效机制,提高预算编制到位率,从源头上避免存量资金产生。按照中央、省要求,2019年市本级一般性支出统一压减10%以上,进一步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民生等重点支出需要。

五是严管理,促进财政监督延伸。严格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坚决杜绝违规“以拨作支”、虚列支出、挤占挪用资金等行为,规范权责发生制管理。财政监督向预算执行监督和过程控制延伸,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推进内控体系建设,形成高效统一、相互制衡的支出责任监管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高效使用。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