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王正道 杨丹丹
通 讯 员 朱天羽 黄 洁
徐 波
“过去,最怕过春节。如今,和大家坐在一起共度佳节,品尝到幸福的滋味,要感谢社区给了我们温暖。”春节期间,家住淮安区山阳街道童嘴村的失独老人袁正怀,被接到社区参加计生特殊家庭新春联谊活动时发出感慨。
近年来,淮安区坚持党政主导、部门协同,注重国策与政策、卫计与民生、普惠与优惠衔接,形成全区创建幸福家庭工作的合力。近日,全省表彰“幸福家庭建设示范区”,淮安区榜上有名,成为我市首家荣获省“幸福家庭建设示范区”称号的县(区)。
高位推进,织密幸福保障网
如何创建幸福家庭建设示范区?淮安区的答案是:群众需要什么就做什么。
计生特殊家庭的养老、就医,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困难家庭的脱贫致富……一桩桩、一件件都作为幸福家庭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被淮安区委区政府纳入整体发展规划,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同部署、同要求、同落实、同督查,举全区之力推进。
区政府定期召开常务会研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区人大、区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督查,提出工作建议;区文明办将幸福家庭示范区创建工作纳入全区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并列入文明城市评比内容;区委组织部、团区委联合开展“圆梦志愿行动——心手相牵·微爱传递”留守贫困儿童“微心愿”征集圆梦活动;以民政救助中心和慈善总会为平台,建立区级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区13个部门出台有利于计生家庭尤其是特殊困难家庭、独女户家庭的政策,重点解决他们的养老保障、医疗救助、子女升学、社会关怀等方面困难……一项项工作织成一张保障网,让群众的家庭幸福有章可循。
2018年,仅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助学、养老、低保、医保、法律援助等方面,淮安区就提供政策支持服务1200多人次。该区还在全市率先以政府会办纪要形式将企业持证退休人员、城镇非从业居民一次性奖励工作列入制度化、常态化轨道。全年发放各类计生奖扶资金2660余万元,其中区级配套1008万元,惠及26598人,奖扶政策兑现率100%。
内涵创建,为幸福家庭加码
虽是隆冬时节,淮安区山阳街道关天培路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幸福家庭活动室里却暖意融融,志愿者们正带着社区留守儿童开展“大手牵小手”志愿服务活动。看着孩子快乐地和志愿者们进行游戏互动,居民夏士燕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是她第三次参加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社区经常和我们联系,反馈孩子在家的情况,叮嘱我们多和孩子沟通。”夏士燕说,孩子即将进入青春期,有志愿者们定期给孩子开展心理辅导,讲授生活常识、健康知识,她在外工作也心安。
在淮安区,像关天培路社区这样的幸福家庭活动阵地还有很多。该区通过开展义诊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组织主题活动等形式,实现基层宣传阵地、家庭服务技能、健康提升指导、惠民便民措施的融合升级,让科学、文明、进步的幸福家庭新理念走进千家万户。(下转A2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