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亮点纷呈

■融媒体记者 唐筱葳 通讯员 刘明爱

白马湖治理成为湖泊生态修复的“江苏样板”;金湖被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近年来,我市以创新为源动力,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在系统治水、畅流活水、生态兴水、长效管水等方面,形成了一批特色与亮点

系统治水,打造生态河湖国字招牌

为切实解决白马湖生态问题,自2014年以来我市已投入逾30亿元,先后实施退圩还湖、退渔还湖、环湖大道等工程;启动沿湖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以生态涵养、保育为主的大型湿地公园;对上游浔河、草泽河等10条河道进行整治和生态修复,并建设水质监控系统。截至目前,白马湖湖区净水面及防洪库容分别较2010年增加了1倍、1.6倍,生态环境极大改善,核心区水质达到Ⅲ类水标准。白马湖现已成为省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白马湖治理成为湖泊生态修复的“江苏样板”,去年1月18日,央视《焦点访谈》对白马湖生态治理和河(湖)长制管理进行专题报道。

畅流活水,彰显淮上明珠水城风韵

针对部分河道水系不通、流水不畅、水质恶化的情况,我市坚持问题导向,因河施策,一河一策,加快治理。强化工程建设调度,重点实施钵池山公园水系连通等调水引流工程,完善主城区水循环体系,提高区域河网连通能力,盘活水系,增加水体自净能力。实施重点水系连通项目,清浦老城区除涝综合整治工程成功列入2015年度中央补助河湖水系连通项目,淮安区以萧湖整治为重点的城区水系连通及水生态修复工程被列为2016年度中央补助河湖水系连通项目。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制定水功能区达标整治方案,组织实施涟水县投资6000多万元、全面打造五岛湖并创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市区投入2亿元,开挖新建山阳湖景区,实施渠北运西片柴米河水系连通工程及清安河水系连通等水环境治理工程,目前正在推进高铁新区水系调整项目。

长效管水,创建基层管护特色品牌

2014年洪泽区被农业部等13部委联合批准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以来,该区针对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农村环卫保洁、农村交通设施管护、农村公共绿化设施管护、农村公共活动场所管护等五个方面薄弱问题,整合水利、住建、交通、林业等部门资源,探索建立了农村公共服务“五位一体”管护模式。当前,该项创新实践已在淮安市实现全覆盖。在此基础上,2018年洪泽区再次探索创新,将河(湖)长制管理成功嫁接到“五位一体”管护上,实现两项创新机制的强强联手。流域性骨干河湖的综合治理和乡村河道管护“五位一体”深度融合的治水新经验基本形成,实现了河湖功能维护、岸线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统筹,打造出具有淮安地方特色的长效管水机制升级版。

生态兴水,勾勒湿地之都美丽画卷

按照“全景金湖、全域旅游、全时旺季”发展目标,金湖着力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2016年2月被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绿道项目是美丽金湖全域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原有的110公里淮河入江水道以及高邮湖防洪大堤,打造一条300公里长全域旅游的“金腰带”,串联起东部健康养生度假区、南部生态休闲体验区、西部高效农业观光区、北部渔家风情展示区,形成有机循环体。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