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枝叶总关情 点滴润民心

■通讯员 胡业石

这是一个温暖的名字,这是一股向善的力量,这是一个红色的驿站——淮阴区长江路街道“党哪里·我志愿”党员志愿者服务站,以“小棚大爱”为红色标签,叙述着一个个唯美而平凡的故事,惠民政策咨询、便民物资免费使用、免费理发、维修家电、探访慰问、心愿征集、扶贫济困……这些爱心举动温暖着每一个人,彰显着一座小城大爱的精神力量,托起一座城市文明新高度。

2018年以来,长江路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党建与社会管理创新融合之路,整合党员力量,将党员志愿者引入平台建设、项目设计、志愿服务等机制,通过典型示范、品牌引领、辐射传播,带动基层党员志愿者常态化开展服务,让城市文明“最后一公里”更畅通、更便捷。

“平台建设”让党员志愿者有了自己的家

2018年12月27日,长江路街道“小棚大爱”党建项目揭牌仪式在小营社区盐河广场如期举行;当天下午,淮阴区基层党建座谈会在长江路街道召开。2018年7月,新成立的长江路街道党工委,依托党员志愿品牌优势,扎实做好党建与社会管理创新融合文章,在文明城市创建点位上,以“小棚大爱”为主题,设立简易棚式服务站,搭建党员志愿服务平台,让党员志愿服务从“游击式”转入“阵地式”。志愿服务以“党哪里·我志愿”为标识,通过党群志愿者亮出身分践行“十大为民服务项目”。目前,已在街道5个点位设置了服务棚,棚内放置应急药箱、报刊杂志、办事指南、雨衣和雨伞等物品。

家住淮阴区多瑙河小区的党员志愿者张会祥表示,加入“党哪里·我志愿”志愿服务组织,让他感受到党员志愿者的存在感和归属感,“重要的是给广大志愿者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活动平台,既方便了相互间的联系和交流,又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余热。”

“党建+互联网+志愿者服务”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这份爱

配有统一标识的“党哪里·我志愿”“小棚大爱”服务站,以红色为主色调,在冬日的阳光映衬下,显得格外温暖。服务站的服务人员主要由长江路街道党工委牵头、村居党员志愿者组成,所有物资用品由街道统一配送。

为不断规范与壮大服务队伍,“小棚大爱”志愿者统一着装上岗,并结合长江路街道公众号“幸福长江路”设计了志愿者申请报名和志愿服务需求微信程序,党员群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报名成为志愿者或上传服务需求。

目前,长江路街道已搭建6个“党哪里·我志愿”“小棚大爱”服务站,并建立了党员志愿者信息库,根据志愿服务项目、党员个人特长以及居住区域,建立了QQ群、微信群,通过筛选群众需求项目,确定服务项目信息源。同时以小棚为依托,联合驻区单位等多元主体,将免费剪发、家电维修、消防检测、探访慰问、心愿征集等微服务带进周边的商圈、小区、居民家中,提升“小棚大爱”知名度,增强居民的满意度、幸福感与安全感。

长江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党建+互联网+志愿者服务”方便了群众需求线上发布、志愿者线上认领与线下“助梦”,让志愿服务更加精准。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提高了党员志愿服务运行质量,拓展了志愿服务领域,而且促使志愿服务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轨道。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