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别熬夜追剧啦, 当心患上“耳石症”!

■融媒体记者 李 蓉

通 讯 员 申琳琳

洪泽一名年轻女子小韩,放寒假在家每晚熬夜追剧,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家人带其上医院做了各种检查,结果竟是小小“耳石”惹的祸。

据了解,小韩目前上大二,过年放寒假回家后,时常宅在家中玩手机,每天夜里甚至追剧到凌晨一两点才睡觉,这种状态大约持续了两三个星期。大约一个星期前,小韩上午准备起床时,突然感到头晕、恶心。据她形容,看到的东西都像电风扇一样在不停地旋转。她半躺着休息了一会儿,才感觉好些。起初,她以为可能是自己连续熬夜、睡眠不足导致的头晕,好好休息两天也许就没事了。谁知过了几天,这种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更加严重了,一扭头眩晕感就来了,还呕吐不止。

小韩的父母急忙带女儿上医院,并先后做了头颅CT、磁共振等多项检查,可结果均显示正常,医生只好建议其回家休息。但小韩回家后,头晕、恶心还时有发作,家人怀疑她颈椎出了问题,又带其到市中医院就诊。

医生为小韩进行了相关体格检查后,发现她既不是大脑的问题,也不是颈椎的毛病,而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又称为“耳石症”。通俗地说,就是耳朵里的“石头”脱落,在内耳中游走导致眩晕。对此,医生通过手法复位治疗,仅用十几分钟的时间,小韩便感觉不到头晕了。顿时一身轻松的小韩表示,没想到熬夜追剧居然追出这么奇怪的毛病来,以后再也不能这么做了。

据市中医院推拿科中医师丁成俊介绍,耳朵是听觉器官,还是重要的平衡器官。内耳发生疾病时,很有可能让人失去平衡,站立不稳。人的内耳上有囊斑,表面覆有一层耳石膜,因为有很多碳酸钙的结晶,像一些小石头,所以称为“耳石”。如果耳石发生松动或脱落,游走在内耳的封闭空间内,就会触碰到半规管毛细胞产生刺激,让人产生眩晕感。在临床上,“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治疗、可自愈,发作时间短暂,与头颈转动位置变化有关。

丁成俊表示,近年来,像小韩这样因劳累、熬夜或头部一直保持同一个姿势,引发耳石脱落的年轻人屡见不鲜。他建议,年轻人玩手机、用电脑要适度,不可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眩晕发作时,应立即就近坐下或躺下,以免摔倒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并及时到医院就诊。耳石复位后也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免耳石再次脱落。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