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汗水铺就创业路

 

  ■记 者 左文东

  通讯员 陆耀琴 左娇娇

  

  

  “都说创业难,而残疾人创业更是难上加难。可是我觉得只要自己足够勤奋和有毅力,一定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走上光明美丽的人生之路。”华洪伟这样告诉记者。

  华洪伟出生在淮安区建淮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中,15岁时母亲因为车祸突然离开人世,原本不富裕的家庭一下子变得贫穷,他不得不中断学业,放弃读大学的机会,用自己稚嫩的肩膀帮助父亲扛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在上海努力学习汽修技术一年后,他和朋友合伙开了汽车修理店,生意做得顺风顺水,也收了几名学徒,并与妻子恩爱生子。就在这幸福刚刚开始的时候,一个让他一生中倍受打击的灾难来临了。1999年, 23岁的华洪伟由于视神经萎缩,双眼在两个月内接连失去视力,在花费了30多万元全部的积蓄医治无效后,成了盲人。从一个衣食无忧的小老板一下子变成一个生活都不能自理的盲人,当时他觉得天都塌了,整个内心世界陷入一片黑暗,觉得人生也失去了意义。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上海一家医院治疗时,华洪伟接触到盲人推拿按摩,被推拿过后,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便想着如果学会了这门手艺,生计也许就有了着落,于是他留在上海龙华医院学习盲人推拿的技术。

  要学习按摩,基本功必须扎实,但基本功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每天,除了要听《易筋经》、《中医学》外,还得进行杠铃、俯卧撑、打沙包、插沙等训练。“与常人不一样,我们做俯卧撑是五指触地,到后面慢慢减少触地的手指数,等做到手指三肿三消时,基本功就练得差不多了。”华洪伟说,每次练习后,双手是又红又肿,再立马放到冰水中消肿,寒冬酷暑,从未停歇。   

  按摩手法讲究“持久、有了、均匀、柔和、深透”,而手法动作技巧的熟练和灵活程度则是按摩治病的关键,“因为眼睛看不见,盲人在按摩时无法像常人一样看清按摩的位子,很多手法和按摩方式都得靠自我的感知和领悟。”他说,为了提高指力、腕力、臂力和各关节的灵活程度,我准备了一个米袋,一遍又一遍地练滚、推、揉、摩、振等手法,每天都要练近12个小时。几个月下来,米袋被磨穿了好几个,也正是在那段时间,他的推拿水平突飞猛进。2000年,在上海龙华医院学习结束,华洪伟回到了家乡淮安。在清浦区残联的帮助扶持下,夫妻俩开了一家不足30平米、仅有两张床位的小推拿店。

  随后凭着自己推拿手艺和诚实守信的经营之道,他的小店生意渐渐红火了起来,2012年,他将自己按摩店面积扩大到了今天的1050平方米,成为江苏省四星级残疾人推拿按摩示范机构。“很多人问我怎么成功的开店走到今天,我认为技术过硬是留住顾客的唯一法宝。”华洪伟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合格的按摩师,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平时一有时间就得琢磨技术,晚上下班后也不断学习技术知识,或者让妻子读一些专业方面的书籍给我听,两人一起研究学习,在不断的精进中摸索盲人推拿按摩的道路。” 

  一人富了不算富,现在的华洪伟不仅有了自己的事业,还积极带动其他残疾人脱贫致富。他的推拿店共安置了近30名残疾人就业,10年来先后有180位视力残疾的残疾人在这儿学推拿手艺,他们中年龄最大的48岁,最小的17岁,都通过这门手艺走上自强自立的道路。另外,他还热心公益事业,自2005年始,每逢春节,他都带领全体员工为生活艰苦的盲人朋友送去食用油、面粉、钱和收音机,每年的学雷锋日和全国助残日,他也都会到街头或深入农村、学校,义务为患者服务,讲解腰椎和颈椎病的防治知识,以实际行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

  2014年5月在参加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及助残表彰大会上,华洪伟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同年10月被江苏省组织部评选为“江苏省好青年”,12月份被推选为“淮安市好人”,还参加了市残联第五次及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市残联第六次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市残疾人盲人协会主席。“天无绝人之路,命运虽然给了我种种磨难,但是我相信只要坚持梦想与现实努力,就能够登上人生的巅峰,看见属于自己的希望之光。”华洪伟对未来的路充满了信心。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