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叶列
通 讯 员 陆瑞云 王瑶 李冬冬
警察这一职业,在普通人心目中,往往是威风凛凛。事实上,很多基层民警整天做的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不过,这些小事,对很多市民来说却是生活中的大事。
近日,记者来到淮安区城东派出所,用一天的时间,跟随教导员张勇全方位体验了一把基层民警的忙碌与艰辛。
张勇,淮安区城东派出所教导员,他身上的标签很多:“仔细人”“热心肠”“爱心服务队队长”……
1997年,张勇从江苏警官学院毕业,回到家乡淮安成为一名社区民警,先后在流均、溪河、城东三个派出所从事社区警务工作,把基层一线工作干得风生水起。
城东派出所坐落于淮安区的城市边缘,辖区户籍人口5.3万,实际居住人口达10.5万。“城东派出所可以说是全区最忙的派出所之一。”张勇说,2018年,城东派出所接收报案5366起,处理纠纷4000余例,立案刑事案件280余起。
2月17日上午8点,记者到达张勇办公室时,他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按照工作计划,当天是他和同事备勤。由于主班民警在外处警,上午张勇接待一起租赁纠纷双方当事人。张勇针对纠纷的焦点问题进行解释,劝导双方要心平气和解决问题。张勇说,身为基层派出所民警,多数时间不是在和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而是在大大小小的民事纠纷里充当“调解员”,“每天警情中有一半以上是各种纠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细心耐心,做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将不安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老王,新年好啊!”上午11点,张勇来到淮安区山阳街道办事处新王村贫困户老王家中,了解老王的身体情况。老王因病致贫,生活艰苦。作为新王村的社区民警,张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联合淮安世纪爱心服务队将老王作为长期帮扶对象。2019年春节前,张勇和队员将1200元专项助学帮扶金送到老王手里,供他儿子上学使用。“作为社区民警,我会力所能及地给辖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同时,也会带领淮安世纪爱心服务队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张勇说道。
张勇说的淮安世纪爱心服务队,是2015年7月由他发起筹建的,这是全省首家由民警牵头组建的爱心志愿者团体。几年下来,服务队帮扶的困难群众、贫困学生越来越多,作为队长,张勇感到十分欣慰。
中午时分,趁着吃饭的空隙,记者询问张勇,他们的日常工作时间是怎样安排的。张勇说,接处警民警主班是24小时,每4天是一个主班。主班下来,民警往往没有时间休息,在下一个主班民警接警的时候,要备班作为替补。“一天通常有多少个警情?”“平均警情一般是20个左右,春节期间人一多起来,警情也会随之增多,多的时候一天有30多个,忙得连喝水都没时间。”
有警出警,无警办案。在处理警情、日常巡逻的同时,张勇并没有耽误其他事务,手头的一起刑事案件正在侦破。下午2点,城东派出所值班民警在辖区某建设有限公司抓获一名涉嫌伪造变造公文证件印章犯罪嫌疑人王某某。根据前期调查情况,张勇和办案民警对嫌疑人进行了审讯,王某某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截至晚8点,审查结束,办案民警按照程序规定,将嫌疑人王某某送至淮安区看守所刑事拘留。
最近几年,淮安区物流业迅速发展,城东派出所辖区物流企业众多,常通宵达旦地开展业务,安全事故、打架斗殴偶有发生,这些张勇都牵挂在心。晚上10点,在淮安区现代物流园天天快递分拨中心,张勇召集快递驾驶员,向他们介绍近期物流园一起典型殴打他人案件,劝导他们遇到矛盾纠纷时要冷静处理,同时要求他们在运输过程中遵守交通规则,做到平安驾驶,让家人放心。虽然法制教育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但是赢得了驾驶员们的阵阵掌声。
这就是基层派出所民警张勇的一天,匆忙、琐碎、繁杂,却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温情和感动。一如他对自己微信名字“草原神鹰”的解释:“人的心胸要像广袤无垠的草原一样宽广,我愿成为一只有着锐利眼睛的神鹰,勇猛不失忠诚,以自己的努力,为群众守护平安!”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