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聪明反被“聪明”误

□ 含 辛/文 王 铎/图

媒体近日报道,一名高三女生田静(化名)吃了“聪明药”后考进班级前十,服药后却成瘾并出现幻觉。医生检测发现,田静食用的药,主要成份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属管制类精神药品,人服用后,能短期提升注意力,但会上瘾致幻。

世上哪有“聪明药”?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高三女生服用的这种“聪明药”成瘾致幻,一定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是否能够逆转,还是个未知数。

书山有路勤为径,除了勤奋,学习要想取得好成绩,没有捷径可走。至于什么“聪明药”通过短暂提升注意力来获得好成绩,付出的却是巨大的身心损害的代价。

这位高三女生服用“聪明药”或许是个极端,对于身体的伤害十分明显,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问题在于,很多正在服用其他“聪明药”的孩子正在受损害而家长们还不自知。这些孩子吃的是各种“补品”“保健品”。家长们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除了各种补习班,就是在孩子的身体素质上下功夫。这功夫不是督促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而是让孩子吃各种补品。有的孩子很小就服用“燕窝”“人参”,还有的补充各种“维生素”“氨基酸”,总之要想各种法子让孩子的脑子“充分发育”,以达到“聪明起来”的目的。有的给孩子补“过”了,以致于有些孩子超前发育,造成不良后果,家长们追悔莫及。

这一切做法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拔苗助长”。而拔苗助长的后果不仅没有“助长”,还把苗儿折腾死了。

也许,需要服用各种补品“聪明”起来的是家长们,最需要接受教育的也是家长们。我们需要学会科学教育孩子,冷静客观对待孩子的智力问题,尤其要收起“急功近利”之心,踏踏实实让孩子通过努力来一步步成长。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