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项目选得准 市场接得上 利益连得紧 涟水聚焦产业扶贫再发力

■融媒体记者 刘 华 宋莹莹

通 讯 员 李卫兵 孙国柱

黄海浩

“这一大片村集体领办的瓜蒌园,现在可是村里的宝地,还有政府帮扶的光伏发电项目、西瓜基地、开心农场,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0多万元,还为村里低收入户提供了100多个岗位。”说起精准扶贫成果,涟水县保滩镇洪荡村党总支书记姜勇芝深有感触,产业扶贫这条路走对了!

“发展产业是实现低收入农户、经济薄弱村稳定脱贫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涟水县委书记王向红说,脱贫攻坚达小康,要把培育产业作为关键之举,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唱好项目比拼“四季歌”。

项目“选得准”——

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

“我们搞了这么多年常规种植稻麦,收益一般。现在有了‘阳光扶贫超市’,我们直接‘点单’,照搬先进经验,成功引进了瓜蒌项目,老百姓口袋鼓了,咱们腰杆子也硬了。”南集镇朱陈村党总支书记袁成亮说。

“阳光扶贫超市”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的做法,帮助朱陈村走上了脱贫致富小康路,500亩的瓜蒌种植项目,解决了30多户低收入农户就业问题,村集体年收入增加10万元左右,顺利实现摘帽。据介绍,涟水县去年设立的“阳光扶贫超市”开启“志智双扶”新模式,100多个致富壮村成功案例、600多个就业岗位、14个涉农部门、33条扶贫政策信息应有尽有。目前,已有22个村成功“点单”25个致富项目。

政府不仅提供扶贫增收项目,还帮助经济薄弱村向上申请各类帮扶资金,提供技术指导,为老百姓提供更加科学的致富“菜单”。涟城街道张罗村去年获得帮扶资金500万元,在扶贫项目库中选了食用菌项目,目前已建成40栋生产大棚及附属设施,村集体以3000元/栋对外出租,去年收取租金13.5万元,带动周边20户农户就业。预计今年8月份,项目全部建成,可带动村集体增收30万元以上,带动30户农户就业脱贫。

据统计,涟水县近三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7亿元,实施各类帮扶项目390多个,有效推动了贫困群众“靠自己的骨头长自己的肉”,帮助84.5%的低收入人口、84.9%的省市定经济薄弱村摆脱了贫困。

市场“接得上”——

变“提篮小卖”为“多线营销”

正月十五,在涟城街道百姓大舞台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创富行动正在进行,安东米富公司为贫困百姓带来了米、酱油、草鸡蛋等暖心物品。“给老乡送东西只是一点心意,我们公司主要是帮助农户卖农产品,让农民在家就把钱挣了。”该公司负责人刘银说道。(下转A2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