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7日,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一个老兵来说,却是神圣的纪念日——对越自卫反击战40周年纪念日。
1979年2月17日,那晚我们正坐在北京防化学院十二队食堂里(兼会议室),聆听郑大队长宣读对越自卫反击战第一号战报。又听到李政委等几个大队领导悄悄议论:昨天夜里,学院喷火教研室的几个教员都被直升机接走了,送到机场换乘大型运输机飞去昆明。后来才知道对越作战属山岳丛林作战,那里多为喀斯克地貌,到处都是溶洞,被打散的越军躲藏其中,时常袭扰我军后勤补给线,给我军造成很多麻烦及人员伤亡。当时,歼灭洞藏之敌又称“掏老鼠洞”,对付暗堡、堑壕里的敌人使用常规武器收效甚微,喷火兵才是对付他们的不二之选。防化学院的喷火教员被紧急调往前线,就是去办培训喷火手的“速成班”。
反击战胜利后,喷火教员回来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反击战打响前,上级将喷火兵配属到担任主攻的一个步兵分队,喷火兵带着装具到主攻连报到,请连长分配任务。连长问:你是干什么的?喷火兵调皮地回答:喷火的干活。“喷火?”连长要处理的事实在太多,没来得及多想便说:会烧火那就去炊事班吧。连队常年在外生产施工,战前仅进行基本的投弹和轻武器射击(所谓的临战训练),大伙对兵种的认识几乎为零,用连长的话讲——我就是一个瓦匠头儿,其它什么都不懂。这样,那个喷火兵稀里糊涂地去了炊事班,帮忙洗菜切菜烧火做饭,忙得不亦乐乎。
进攻××高地的战斗打响了,万炮齐鸣,山摇地动,经过师、团炮群二十分钟的炮火准备后,主攻连形成战斗队形向山上进攻,一路上没遇到什么抵抗。快接近山顶时,一个溶洞口附近突然响起了轻机枪声,不少战士中弹倒地。进攻受挫,连长命令无座力炮班干掉它!无奈这个暗堡设置得太巧妙了,无座力炮和火箭筒等直瞄兵器都奈何不了它。连长急红了眼开始骂人了。这时喷火兵找到连长来请战:让我来试试!连长心想一个烧火的能有什么能耐,但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便大叫一声“火力掩护!”就让他上去了。只见他非常巧妙地利用山型地势快速运动到溶洞附近,找好射击位置,随着一条火龙喷出枪口,暗堡里的机枪顿时哑了,战友们顺势冲上山顶肃清残敌,连长心中大喜,同时也看懂了原来喷火兵是干这个的。从此以后喷火兵成了连长手里的宝贝疙瘩,连长走到哪就把他带到哪,大小战斗只要战场条件允许,连长都会让他去“露一手”。后来,为防越军特工和狙击手偷袭,指派他单独完成任务时至少有一个班的战士为他当“保镖”。连长和他在战场上成了生死兄弟,回国后连长和他双双走进了英模报告团,到全国各地去演讲……
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那些曾经为国家付出汗水与鲜血的战士,我们永远不会忘却。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