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孔雪
通 讯 员 王栋
本报讯 2月28日上午,我市召开《淮安市质量提升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新闻发布会,解读《方案》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亮点特色等。
质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把质量强市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抓手。2018年12月,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有关决策部署,我市市场监管部门牵头起草了《方案》,进一步提高了供给体系质量,形成了质量提升和质量共治的长效机制,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保障。据了解,《方案》以强化党管质量、坚持质量第一、满足人民需求、落实企业主责、推动质量革新为基本原则,着重回答了“主要提升什么、怎么进行提升、如何保障提升”等问题。
根据《方案》,我市将以完成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水平,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推动区域发展质量,夯实质量基础建设等为目标,计划到2020年,推动淮安构建“433”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创成“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88,高于全国总体水平3.5;培育、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名优企业和优质工程;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工程项目验收合格率居于全省前列;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国家标准水平;争创国家级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
同时,《方案》还围绕经济发展大局和群众关注重点,计划实施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维护食品药品安全、促进消费品提质升级、提升装备制造竞争力、提高原材料供给水平、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对外贸易优化升级等十大项目,加强质量管理,打造质量品牌,加快质量创新,夯实质量基础,严管质量安全,健全质量制度,推进质量共治。
围绕破除质量提升瓶颈,《方案》还要求采取加强质量管理、打造质量品牌、加快质量创新、夯实质量基础、严管质量安全、培育质量人才、健全质量制度、推进质量共治等八项举措。此外,我市将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强化财政保障、严格督察考核、广泛宣传发动、建设质量强市等,为《方案》实施提供5方面保障,走出一条符合淮安实际的质量发展道路。
据介绍,《方案》是向淮安市各行各业作出的质量总动员,是对全市质量工作的系统性部署,具有贯彻精神不走样、目标任务定位高、具体措施接地气、保障手段求实效等特点。相关负责人表示,《方案》把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贯穿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突出质量创新,夯实质量基础,为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指明了方向。同时,《方案》围绕产品、工程和服务等三大质量提升重点领域,结合淮安在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方面取得的质量提升经验,提出一批切合实际、贴近地气、操作性强的措施。
除此之外,《方案》还要求,在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筹划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为主任的质量发展委员会,统筹质量发展规划制定、质量强市建设、质量品牌发展、质量基础建设;鼓励和引导更多资金投向质量攻关、质量创新、质量治理、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把质量工作纳入科学跨越发展目标考核,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年度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宣传,提高全社会质量、诚信、责任意识,营造质量工作氛围,让质量第一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追求和时代精神。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