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云 喻敏
“真得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薛书记,是精准扶贫、阳光扶贫,给我们全家人带来了希望!”日前,红窑镇低收入农户王玉平激动地对笔者说。而王玉平口中的薛书记,就是该镇扶贫专干、李庄村党总支书记薛进军。
王玉平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性格过于内向且长年在家,小儿子夫妻俩在外打零工,老伴嵇立华身体一直不好,家里还有两个学龄前小孙女。自2016年被列为“十三五”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起,她家的生活一天天有了起色。薛进军作为挂钩联系帮扶人,多次来到她家,了解实际情况,嘘寒问暖,鼓励她坚定摆脱贫困的信心,并帮助她寻找致富增收的好方法,这让王玉平如沐春风、暖意融融。2017年初,在薛进军的建议下,王玉平利用家里闲置的猪圈买了一头黑猪仔开始养猪,当年,黑母猪就产下了两窝小猪仔,卖了2000元左右。通过精准扶贫,王玉平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越发有信心和底气。
今年39岁的薛进军扎根基层一线多年,言语之间既有庄稼人的朴实,又透着基层党员干部应有的担当。“只有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因人因户对症下药,才能真正实现低收入农户脱贫。”“红窑镇所辖的28个村(居),共有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2619户、人口7503人,省定经济薄弱村两个,市定经济薄弱村1个,县定经济薄弱村两个。”说起镇里贫困人口、经济薄弱村基本情况,薛进军如数家珍。为准确掌握全镇扶贫对象情况,薛进军深入低收入农户家庭走访调研,宣传扶贫政策,对他们精确分类划档。根据低收入农户实际情况,落实帮扶责任,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有效地激发了低收入农户内生发展动力,为精准帮扶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做到精准识别低收入农户,他严把“两公告、两比对、四公示”程序关,确保符合条件的农户一户不落、一个不少。
“责任使命在肩头,脱贫致富在路上”,这是薛进军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在扶贫工作中,从布置相关业务、检查指导各村工作,到通报整改提高、工作落实情况,再到常与困难群众面对面、拉家常、谋发展……薛进军始终怀着一份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尽职尽责、一丝不苟,不忘初心、心系百姓,致力让更多贫困群众早日搭上“扶贫快车”,行驶在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
在脱贫致富的征程中,薛进军坚守苦干实干的敬业精神,那份勤恳、那份执著,赢得了地方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扶贫路上,他从不停歇更不自满,一直以钉钉子精神,默默践行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