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以“放管服”改革撬动营商环境变革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那么,撬动优化营商环境变革的“支点”是什么?非“放管服改革莫属。在各类营商环境报告的评价指标中,几乎每项指标都跃动着“放管服改革的因子。以“放管服”改革撬动营商环境变革,是大势所趋,更是众多城市的现实行动。

近年来,淮安“放管服”改革行动快、办法新、亮点多:建成全国一流政务服务中心、成立全国首家县级行政审批局、创新“35745”审批服务新流程、数字化联合审图改革获国办表扬……这些成绩亮点,不仅成功塑造了淮安改革品牌,而且已转化为高质量跨越发展的累累硕果、企业群众的声声点赞。

然而,我市行政审批效能仍有提高空间,“101%服务”品牌仍需进一步锻造,“放管服”改革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放眼全国,各地纷纷举起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大旗,深化“放管服”改革都是当仁不让的“牛鼻子”。

一句话,深化“放管服”改革,淮安仍然在路上。

在路上,就要不断强化归零意识,以青云之志再攀新高。近年来,淮安“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企业群众办事成本明显降低,效率明显提升,获得感明显增强,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对标先进地区、环顾兄弟城市,我们仍有一些领域和环节不占优势,有的甚至处于劣势,这同样是事实。在“两种事实”面前,毛泽东同志的告诫言犹在耳:“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从不自满开始,就要有归零意识,在成绩面前扭过头去,继续踏上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漫漫征程,以改革营造更优环境,激发更大活力,释放更多红利。

在路上,就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智慧之思上下求索。改革一路走来,剩下的多是“硬骨头”,道路更加崎岖:几轮审批提速后,越提越难;事中事后监管对象庞大而复杂,常有无所适从之感;政务服务改革抡过“三板斧”后,面对的往往是棘手的难题……面对这些难点问题,怎么看,又该怎么干?“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路上,屈子的心志理当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共识和行动。上下求索,贵在创新。创新并非遥不可及、深不可测,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理念新技术解决问题是创新,通过系统集成、协同攻关解决问题也是创新。从我市创造的数字化联合审图等成功经验中,应该汲取这样一种信念: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心”,就有攻坚克难的智慧和办法,就一定会有“放管服”改革的新风景、新坦途、新局面。

在路上,就要坚决夯实作风保障,以铁军铁纪护航改革。改革之难,难在作风;作风之弊,根在利益。在一些人眼中,“放管服”改革挤压了权力寻租空间,干扰了习惯工作方式,影响了“既得利益”。也正是因为利益,“玻璃门”“弹簧门”时有“现身”,“中梗阻”“微腐败”屡禁不绝,成为“放管服”改革推向纵深的反作用力。这提醒我们,必须把“放管服”改革与作风建设结合起来,坚持精准施策、综合施策、从严施策、持续施策,重点深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铁腕亮剑“中梗阻”等作风顽疾,全面打好作风建设“组合拳”,为改革护航,为发展加力。

“放”“管”“服”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才能更好释放改革红利。如果只重“放”“管”“服”三者之一二,而忽视其他,那么必然影响改革整体效应。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道路上,既要立足岗位职责、精心实施,更要跳出部门思维、树立整体意识,从全局、协同的高度,以激发发展活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为追求,勠力打好改革整体仗,让改革红利得到充分释放。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发展无穷期,改革无止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淮安一直在路上!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