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唐筱葳
通 讯 员 朱红亮 陈 莉
本报讯 今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赋予综合保税区改革开放新使命,为加快推进淮安综合保税区创新发展,淮安海关积极作为,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推动若干意见在淮落地见效。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成果丰硕。2018年4月,宏恒胜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成为江北首家成功开展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企业。该政策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综合保税区连接国内市场的痛点问题。富士康(淮安)中央关务专理徐洪耀说:“去年,在淮安海关的大力支持下,企业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前期所有准备工作,可以说创造了‘淮安速度’。截至去年年底,我们富士康科技集团在综保区内的3家生产型企业累计增加利润6000余万元。”淮安海关特殊区域管理科科长宋志成表示:“今年,我们将继续扩大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范围,据企业测算,今年仅该项政策就可为试点企业提升近1亿元利润空间。”
保税货物流转进一步便利。淮安海关创新监管模式,简化业务流程,通过利用统一的信息化系统平台,将现有保税货物流转业务一体化管理,实行卡口自动核放、企业自行运输。今年以来,该模式下保税货物流转入区402.4万美元,出区2232.34万美元,物流成本进一步减少。
后续利好措施将逐步落实。淮安海关副关长姜杰介绍,淮安海关将加快落实国务院21项政策措施,对具备实施条件的马上开展。支持企业释放产能,承接境内区外委托加工业务;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简化业务核准手续,实行“四自一简”,降低制度性成本。推进淮安综合保税区再立新标杆,为推动淮安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