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预付卡消费的“坑”怎么躲

现象 变身“圈钱卡”

会所大门紧锁、人去楼空,年前花600元钱刚办的某健身会所的年卡,还没开卡使用就变成了废卡,这让市民刘女士非常恼火。去年11月份,打算健身的刘女士选择了离家不远的这家健身会所,“当时他们家搞活动,办会员卡有优惠,一张年卡只要600元。”更让刘女士心动的是,商家承诺一年后退还500元。刘女士当即办了一张年卡。可让她没想到的是,一个多月后,这家健身会所就卷款跑路了。

记者了解到,这家健身会所一共涉及办理预付卡400余张,其中充值最多的市民一次性充值4000余元。去年底,清江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消保科陆续受理消费者投诉,由于该会所工商登记信息中登记的联系电话已联系不上,清江浦区市场局依据《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办法》规定,将该会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指导消费者进入司法程序主张合法权益。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记者采访发现,预付卡消费主要集中在美容美发、健身、洗车等行业,此外,一些干洗店、饭店、甜品店也经常推出充值办理预付卡活动。市消保委工作人员介绍,美容美发、健身、洗车等行业流动性较大,商家往往推出非常优惠的折扣,吸引市民充值办理预付卡。

这种预付卡消费看似占了便宜,事实上很多市民都吃了亏。采访中,不少市民向记者“吐槽”预付卡消费的不愉快经历。“我之前在美容院花了1万多元钱办了一个套餐,结果没做几次,美容院就易主了,新老板根本不认账”“之前在家门口办了张洗车卡,才用了一半,洗车行就突然关门了”……记者了解到,很多市民因为“怕麻烦”“涉及钱款不多”等原因,对商家卷款跑路选择不了了之。

提醒 谨防这些“坑”

因办理手续简单、优惠幅度大,预付卡消费逐渐延伸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值得注意的是,关于预付卡的消费投诉一直是热点。

记者从市消保委了解到,预付卡投诉主要涉及问题包括:商家卷款跑路,如有市民反映预付卡里的钱还没用完商家就关门了,也联系不上老板;不能按约定提供商品或服务,如有市民反映办了卡才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服务,但商家不同意退钱;商家频繁易主并给消费设“卡”,以前充的钱现在根本不认账……综观预付卡消费这些“坑”,卷款跑路现象最严重,相关投诉举报也最多。“从我们受理的有关预付卡投诉举报来看,这些商家通常经营的时间不长,前期大幅度宣传吸引消费者充值办卡,然后突然卷款走人,且经营者一直处于失联状态。”市消保委工作人员介绍。

据悉,目前市场上发放预付卡的商户量大,且很多没在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因为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导致监管困难。在办理预付卡过程中,很多经营者不与消费者订立书面合同,仅通过店堂告示或工作人员口头说明确定双方约定的内容,由于缺乏信用约束,导致一些商家发卡后任意降低商品和服务品质,随意违约、更换店招、关门歇业的情况时有发生。

支招 这样避免中招

一旦发生预付卡消费纠纷,广大市民大多数会选择向市场监管部门寻求帮助。对于能找到经营者的,市场监管部门会让当事人和消费者双方协商解决;如果找不到经营者,则建议消费者前往市场监管局调取经营者登记信息,向公安机关报案,若公安机关认为不构成诈骗,消费者就只能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现实中,由于程序繁琐、维权成本高,大多数消费者都选择不了了之。”该工作人员直言,这也是为什么一旦出现发放预付卡的经营者跑路失联,维权就很困难的原因之一。

针对预付卡消费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市消保委工作人员提醒,办理预付卡前,市民应选择信誉好的发卡单位,并对发卡单位进行考察,不要盲目听信发卡单位的宣传;办理预付卡过程中,要仔细查看合同条款是否符合《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第二十七和二十八条相关规定,即专门针对单用途预付卡合同签署、发卡限额、退卡方式及损害赔偿等方面的明文规定;为避免出现无良商家跑路失联现象,消费者最好减少充值数额,不要贪图所谓的折扣优惠而盲目充值,把可能遭受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办理预付卡后,最好及时消费。此外,在消费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拨打“12315”或“12345”投诉举报。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