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淮安燃气发电公司:向管理要效益

■融媒体记者 孔 雪

通 讯 员 陈天行

本报讯 在淮安区国信工业园内,矗立着一座美丽的工厂,厂内,巨大的冷却塔直插云霄,高高的烟囱看不见一丝尘霾。这就是苏北第一座天然气发电厂——江苏国信淮安燃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2018年,公司大力夯实安全基础,积极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发电策略,切实增强盈利能力,企业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截至去年12月31日,公司实现安全生产2492天。公司还荣获江苏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称号,并连续4个季度获评淮安区“亩均税收之星”。

夯实安全基础,安全生产保持平稳态势。公司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状,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项行动”,坚持安全防范关口前移,推进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去年,公司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仿真机比赛等活动,先后完成应急预案和实战演练18项。公司还积极完善江苏国信MIS系统模块运行工作,全年累计消除缺陷217条,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缺陷管理水平。

加强检修管理,优质完成机组检修任务。根据年度检修计划,公司提前谋划、精心组织,通过科学制定检修策划书,严格落实安全措施,加强质量管理、技术监督管理、费用管理等,确保安全、高效、优质完成检修任务。

深化经营管理,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18年,公司克服天然气供应紧张、气价大幅上调等不利因素,抓住去年3月天然气供应略宽松的机遇,在完成计划电量的基础上,抢发电量达1.7亿千瓦时,并采用最优运行方式,确保机组效率最高。一年来,公司按月下发机组的发电计划和各项控制指标,加强协调、布置、检查和考核,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规范管理体系,企业管理能力有效提升。2018年5月,江苏国信ERP系统顺利上线,通过ERP系统与设备缺陷管理系统及预算、资金、物资等系统的集成,进一步明确了部门职责、加强了部门之间的协调,实现了风险管控、成本控制、提升效益和集中管控四大目标,促进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