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社交平台电商优惠券靠谱吗? 理性面对 谨慎消费

■融媒体记者 韩雅惠

网红坚果原价99.9元,券后价49.9元;正宗冰糖心苹果原价53.9元,券后价38.9元;充电暖宝宝原价59元,券后价29元……近日,社交平台推出的电商优惠券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与此同时,不少消费者产生了疑问:“便宜这么多,靠谱吗?”“难道真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优惠券铺天盖地

每天上午,家住北京新村的赵阿姨都会拿出手机浏览微信里各大优惠购物群的聊天记录,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东西可以买,少则几十条,多则几百条。赵阿姨说,自从闺蜜教她加入微信优惠购物群后,每次想买什么东西,她都请群主帮忙找这类商品的优惠券,既节省了购物时间,又能省不少钱。赵阿姨甚至依赖上了这样的推荐,“有时候不打算买的,看着看着就有点动心了。”

上班族于小姐的微信朋友圈同样被这些“福利”刷屏。“衣服啊、电器啊、食品啊……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于小姐介绍,每个特价商品对应一个链接,点击链接便会显示一个“粉丝福利购:××元”的优惠券,领券后可直接进入该商品购物页面下单。

优惠力度堪比“双11”

当日,记者尝试在一个微信群的“福利”中挑选领取了一款网红坚果的50元优惠券,原价99.9元,券后价49.9元。当记者进入该网店页面时,发现店内推出的优惠是“满89元减20元”,并没有微信群里分享的优惠活动。随后,记者咨询了该店客服。客服表示:“店里这类优惠券主要通过一些固定团体推广,没有大量公开发放,这类促销力度很大,相当于‘双11’的力度,很划算。”

记者调查发现,这类优惠券多数是通过微信群、微信朋友圈、QQ群、微博等社交平台推广。其中,微博上有不少专门刷此类“福利”的博主,他们的粉丝量通常有数十万人,每天不间断地分享各种优惠链接。不少网友形容这种购物渠道是“网络内购会”。

消费者应理性面对

“社交平台代发网店优惠券也是一种促销手段,优惠力度往往看起来比较大,这对于消费者来说确实具有诱惑力。”淮阴工学院经济学教授任健表示,商家发放优惠券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刺激消费者产生非理性、计划外的购买行为来提高商品销量,而销量不仅是消费者网购过程中经常参考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搜索排序中的一个主要标准,较高的销量可能刺激没有领取优惠券的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

市消保委工作人员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类促销存在价格风险,商家推送的商品,绝大多数并不是消费者关注的商品,消费者不清楚商品的真实价格到底是多少,也很难知道商家是不是先提价再发放优惠券。此外,消费者还会遇到商品品质上的风险,商家推送的商品很多是因滞销而积压已久的库存,这些商品在质量、性能等方面可能无法达到消费者的预期。该工作人员建议消费者对于社交平台发放的电商优惠券要擦亮双眼,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