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讯 员 陆东升 刘 利
融媒体记者 朱月娥 杨丹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城市创建等一块块公益宣传牌随处可见,文明礼让、志愿服务等一幕幕暖心画面映入眼帘……作为淮安的主城区、核心区,2018年,清江浦区提升标杆,聚力创新,走出了一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特色路径。
汇聚攻坚力量
迈上创建新台阶
“全区上下务必迅速行动起来,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精细的工作,大干新三年、再创新业绩,为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大局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区百万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在全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部署会上,清江浦区委书记仲凤笔的话语掷地有声。
2018年4月,该区成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区委书记、区长担任总指挥,其他四套班子领导担任副总指挥,乡镇街道和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举全区之力集中攻坚。建立“六指一办”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分序时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出台《清江浦区2018-2020年度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总体方案》《2018年度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重点项目清单》等文件,将创建工作列入区委、区政府年度科学跨越发展考核体系。同时,区直部门分条块,负责相关责任片区创建工作整体协调推进;乡镇街道挂钩班子成员包村包社区,负责辖区小区和主次干道等点位全面达标;街道机关人员、村干部定区域、定人员、定时间、定职责,具体负责网格巡查和问题整改。
“我们坚持‘全覆盖、无缝隙’原则,将全区划分为115个网格,建立区领导挂钩街道(乡镇)、区直机关部门挂钩社区(村)制度,切实把人、财、物、力下沉到网格,确保问题发现在网格、矛盾解决在网格。”清江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蒋风云介绍。通过自上而下形成合力,清江浦区发动最广泛的力量参与创建工作,形成了“全域创建、人人参与”的良性格局,让文明之花盛开在每一个角落。
回应群众期盼
探索创建新路径
“地面平了,路灯亮了,房子粉刷一新,监控系统装上了……咱这老房子啊,真是旧貌换新颜了,住着既舒服又安全!”2018年11月2日一大早,家住环城小区的张士萍兴奋地告诉记者,他们小区还新增了70来个停车位,多年的停车难问题解决了。
自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该区不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下转A2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