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爱心爷爷

■融媒体记者 叶列 通讯员 江汇源 谭昌奎

王德良,盱眙县马坝镇云山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十几年来,他让11名面临失学的孩子重返课堂,使6名“问题少年”迷途知返。在云山村,王德良被孩子们称为“爱心爷爷”。

帮 做 人

云山村村民外出务工较多,为了照顾好留守儿童,王德良操碎了心。 作为村校外教育辅导站站长,王德良除做好管理工作外,每周还担任四节课任务。为了让村里所有留守儿童都能来站里学习、活动,王德良主动拿出工资购置辅导站活动器材和学习用品,努力把辅导站打造成孩子愿意来、留得住的育人场所。

村里有个叫吴洋的小朋友,父母外出务工,留下他让爷爷、奶奶照管。由于老人宠惯,孩子养成不愿学习且迷恋上网吧的不良习惯。 无奈之下,老夫妻俩把孩子送到辅导站交给王德良。王德良经过了解,知道孩子喜欢体育,便把他编到跆拳道班学习,小吴洋喜出望外。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小吴洋进步很大。王德良鼓励他好好学,将来当运动员或报考体育大学,为国争光。同时,他还教育、引导小吴洋要遵纪守法、尊敬长辈,更要注重文化知识学习,只有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将来才能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人。 王德良推心置腹的话语,让小吴洋深有感触。此后,他不仅改掉迷恋网吧的坏习惯,而且在学校学习用功,文化成绩进步很大。

帮 就 业

几年前,本村高塘组赵鸿元、赵鸿芳兄妹俩母亲过早去世,父亲重新找人成家后,便外出打工,留下孩子与继母生活。而赵鸿芳年仅13岁,又是残疾人,读书、生活均无人照料。 王德良得知这一情况后,与另一名“五老”王正权,义无反顾地分别承担起孩子的监护责任。平时,王德良常去马坝初中和小学看望兄妹俩,并负担他们必要的生活开支。

2013年,赵鸿元初中毕业。因家庭情况特殊,为照顾妹妹,他放弃升学,欲回家打工。 王德良知道后,对赵鸿元的选择表示理解。但孩子不能久留家中,时间长了无所事事,会与不三不四的人接触学坏。为了尽快帮助赵鸿元找到工作,王德良骑着破自行车,往返于离家路途较近的金湖县经济开发区。几经努力,最后,在“金湖县宇宙光学厂”为赵鸿元找到一份工作。就这样,赵鸿元不仅学到技术,每月还能赚钱贴补家用。

帮 特 困

云山村赵庄组的戚继元,三年前父母先后去世。为了让失去父母的孩子能享受到父爱与母爱,王德良把孩子接到家里管吃管喝、辅导功课。同时,他还忙着去村、镇找领导,帮助小继元申请办理低保手续。王德良不仅作为监护人,参加学校召开的家长会,还经常去学校看望孩子。每当戚继元学习有了进步,王德良就会给予孩子一定的奖励。

新桥组孤儿王红,一直是王德良帮扶对象。王德良十几年如一日地帮她买书包、交学费,一直到初中毕业。之后,王德良又帮王红就业、找对象,就连婚事都由他一手操办。出嫁那天,王红拉着王德良的手,泣不成声地说:“王老,您不是亲爹胜似亲爹。您的恩情我终生难忘。”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